时间: 2025-04-27 05:02: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5:02:30
作者: 顾毓琇 〔近代〕
类型: 古诗词
石城西峙,大江东去,豪华一代风流。
朱雀桥边,金鸡巷里,归来燕子知休。
曾泛后湖舟,忆落霞玄武,惊逐鸥游。
花雨亭台,莫愁居处,总生愁。
云山洗眼明眸。看飞花易聚,落叶难留。
金粉胜朝,胭脂古井,谁人凭吊悲秋。
扶醉上楼头,笑仰天蝼蚁,怀古夷犹。
何若焚香煮茗,闲赏百花洲。
这首词描绘了南京的美丽景色和历史情怀。诗中提到的“石城西峙”与“大江东去”展现了南京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豪华而盛世的风流。朱雀桥和金鸡巷是南京的著名地标,归来的燕子似乎明白了归家的意义。诗人回忆起曾在后湖泛舟的快乐时光,忆起落霞和玄武湖的美景,以及惊起的鸥鸟。虽然美景如花雨亭台依旧,但常在心中生愁。诗人透过“云山洗眼”,看到飞花易聚而落叶难留的无奈。金粉和胭脂的盛景引发了对秋天的悲伤,诗人醉后登楼,笑看那些渺小的蚂蚁,怀古却又显得愁苦。最后,诗人提议焚香煮茶,闲适地欣赏百花洲的美丽。
作者介绍: 顾毓琇(1860-1915),字建华,号友仁,江苏扬州人,清末民初的诗人,兼具文学与政治才能。他的诗词多描写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而又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近代,南京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承载了丰富的历史与人文情感。顾毓琇在动荡的时代中,通过这首词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与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望海潮 南京》是一首融汇了自然景色与历史情感的词作。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通过细腻的描绘,使人感受到南京的独特魅力。诗的开头以“石城西峙,大江东去”引入,既展示了南京的地理位置,也暗示了历史的流逝。随着诗的展开,朱雀桥和金鸡巷的提及,将读者的思绪引向具体的场景,透出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厚情感。
在“曾泛后湖舟,忆落霞玄武,惊逐鸥游”中,诗人回忆起了自己年轻时的欢乐时光,透过自然的美景,诗人似乎在寻找一种时间的永恒。而“云山洗眼明眸”一句,展现了一种清新而开阔的视野,给人以豁然开朗之感。
然而,“花雨亭台,莫愁居处,总生愁”则转向了人生的无奈与愁苦,正如飞花易聚却落叶难留,时间的流逝让人感受到无常的悲哀。诗的最后几句,诗人以焚香煮茗的闲适生活,展现了对生活的淡然态度,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享受。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在历史与自然的交融中所感受到的深刻哲理,既抒发了个人情感,又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思想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交织,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对历史的思考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感叹,体现了一种淡然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飞花易聚,落叶难留”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扶醉上楼头”中的“醉”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