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1:43: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1:43:15
望海潮·补陁眺海
作者: 袁荣法 〔近代〕
连云一白,浮空万绿,天垂四阔周遮。
轻浪弄晴,惊涛卷雪,年年洗净寒沙。
立尽夕阳斜。正凝思望极,感叹交加。
潮去潮来,为谁流恨到天涯。
闻根曾隔征笳。换斋鱼夕叩,粥鼓晨挝。
兰殿送芳,禅房褪暑,一襟凉思偏赊。
波晚浴明霞。荡琳宫梵宇,丹碧千家。
何处钟声,古林围暝带栖鸦。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海景和诗人内心的感受。云朵连成一片,天空广阔,万物生机勃勃。轻柔的浪花在阳光下翻滚,激荡的海浪像卷起的白雪,每年都把寒冷的沙滩冲刷得一干二净。诗人在夕阳西下时静静地思索,感叹着生活的种种。潮水来来往往,流淌着无尽的忧伤,仿佛为谁而流。听到远方的号角声,似乎是曾经隔着的思念。晚上的斋房,鱼在水中叩击,清晨的粥鼓声响起。兰香的殿堂送走了芳香,禅房的暑气消退,心中却涌起丝丝凉意。晚波映照着明霞,荡漾在这琳琅满目的宫殿与寺庙之间。古老的钟声从何处传来,树林中笼罩着夜幕,栖息着归鸟。
作者介绍:袁荣法,近代著名诗人,擅长描绘自然景观与抒发内心情感,作品多以传统诗词的形式呈现,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近代,正值社会变革与人文思想碰撞的时期,诗人通过对海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这首《望海潮·补陁眺海》以海为题材,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思考。诗的开头通过“连云一白,浮空万绿”描绘了大海的辽阔和生机,营造出一种开阔而富有生命力的景象。接下来的“轻浪弄晴,惊涛卷雪”则对海的不同状态进行了对比,展现了自然界的多样性和动态美。
在诗的中段,诗人通过对夕阳的凝视,流露出内心的沉思与感伤,“为谁流恨到天涯”的问句,表达了对过往情感的追忆和对人生无常的感叹,显得格外深邃。最后,随着“荡琳宫梵宇,丹碧千家”意象的出现,诗人将视野从个人情感扩展到更广阔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仿佛在呼唤人们珍惜当下。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既有对美的欣赏,又有感伤的哲思,营造出一种悠远而宁静的意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海的描绘与个人情感的交融,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过往的不舍与思念,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潮去潮来”是什么意思?
A. 描述潮水的涨落
B. 表达心情的起伏
C. 两者皆是
答案:C
“轻浪弄晴”中“弄”字的意思是什么?
A. 破坏
B. 玩弄
C. 制造
答案:B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自然的欣赏
B. 对人生的哲思
C. 两者皆是
答案:C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