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似曾诗》

时间: 2025-07-26 14:09:52

诗句

同住莲花证四禅,空然一笑是横阗。

惟红法雨偶生色,被黑罡风吹堕天。

大患有身无相定,小言破道遣愁篇。

年来嚼蜡成滋味,阑入楞严十种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6 14:09:52

原文展示:

似曾诗 谭嗣同 〔清代〕

同住莲花证四禅,空然一笑是横阗。 惟红法雨偶生色,被黑罡风吹堕天。 大患有身无相定,小言破道遣愁篇。 年来嚼蜡成滋味,阑入楞严十种仙。

白话文翻译:

我们共同居住在莲花之中,证悟了四种禅定,空灵的一笑充满了整个空间。 只有红色的法雨偶尔带来色彩,却被黑色的罡风从天上吹落。 最大的忧患是身体的存在,无法达到无相的境界,微小的言论打破了道,成为排遣忧愁的篇章。 近年来,咀嚼蜡烛竟然成了滋味,不经意间进入了楞严经中的十种仙人境界。

注释:

  • 莲花:佛教中常用来象征清净和觉悟。
  • 四禅:佛教中的四种禅定境界。
  • 空然一笑:形容超脱世俗的笑。
  • 横阗:充满、遍布。
  • 红法雨:比喻佛法的光辉。
  • 黑罡风:比喻邪恶的力量。
  • 大患:佛教中指生死轮回的痛苦。
  • 无相定:佛教中的无相境界,指超越形相的境界。
  • 小言:微不足道的言论。
  • 破道:打破常规的道。
  • 嚼蜡成滋味:比喻对苦涩的事物产生了习惯。
  • 阑入:不经意间进入。
  • 楞严十种仙:《楞严经》中描述的十种仙人境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谭嗣同(1865-1898),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清末维新派人士,主张变法图强,后因参与戊戌变法被清政府处死,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改革家和烈士。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谭嗣同在变法失败后的心境,表达了他对世俗的超越和对佛法的向往,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无奈和对未来的希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佛教的意象和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的超脱和对佛法的向往。诗中“同住莲花证四禅”描绘了一个清净的修行境界,而“空然一笑是横阗”则展现了作者超脱世俗的豁达心态。后两句通过对“红法雨”和“黑罡风”的对比,暗示了佛法的光辉与邪恶力量的对抗。最后两句则表达了作者对苦涩现实的接受和对佛法境界的向往,体现了作者在困境中的坚韧和对精神境界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通过“莲花”和“四禅”的意象,描绘了一个清净的修行境界。
  • 第二句:“空然一笑”表达了作者超脱世俗的豁达心态。
  • 第三句:“红法雨”和“黑罡风”的对比,暗示了佛法的光辉与邪恶力量的对抗。
  • 第四句:“大患有身无相定”表达了作者对生死轮回的痛苦和对无相境界的向往。
  • 第五句:“小言破道遣愁篇”表达了作者通过微小的言论来排遣忧愁。
  • 第六句:“年来嚼蜡成滋味”和“阑入楞严十种仙”表达了作者对苦涩现实的接受和对佛法境界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红法雨”和“黑罡风”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佛法的光辉与邪恶力量的对抗。
  • 对仗:如“大患有身无相定,小言破道遣愁篇”中的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超脱世俗,向往佛法境界,表达了作者在困境中的坚韧和对精神境界的追求。

意象分析:

  • 莲花:象征清净和觉悟。
  • 四禅:象征四种禅定境界。
  • 红法雨:象征佛法的光辉。
  • 黑罡风:象征邪恶的力量。
  • 无相定:象征超越形相的境界。
  • 楞严十种仙:象征《楞严经》中描述的十种仙人境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同住莲花证四禅”中的“莲花”象征什么? A. 清净和觉悟 B. 邪恶的力量 C. 佛法的光辉 D. 生死轮回的痛苦
  2. 诗中“空然一笑是横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赠无方普禅师 其一 答杨冰崖寄韵问注西铭 赠梅谷高士 和管雪堂劝农之什 其二 和卢可庵悲秋十首 其七 饯林子敬还闽葬母 水龙吟(和何逢原见寿) 和青露石庵韵 赠云屋王相士 寄和竹所叔摄慈溪税官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贵手 阐幽明微 见字旁的字 浅开头的成语 饥寒交切 屈临 孚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香字旁的字 巳字旁的字 摧枯折腐 完事大吉 齿字旁的字 百世不易 心字底的字 魂飞胆战 爱理不理 吊拷掤扒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