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角声》

时间: 2025-07-12 13:07:07

诗句

江汉夜滔滔,严城片月高。

声随风咽鼓,泪杂酒沾袍。

思妇劳人怨,长歌短剑豪。

壮怀消不尽,马首向临洮。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13:07:07

原文展示:

角声 谭嗣同 〔清代〕 江汉夜滔滔,严城片月高。 声随风咽鼓,泪杂酒沾袍。 思妇劳人怨,长歌短剑豪。 壮怀消不尽,马首向临洮。

白话文翻译:

江汉的夜晚水流滔滔,高耸的城墙上空挂着一轮明月。 鼓声随着风声呜咽,泪水与酒混合沾湿了衣袍。 思念的妇人和劳作的人都在抱怨,长歌和短剑显示着豪情。 壮志豪情消磨不尽,马头朝着临洮方向。

注释:

  • 江汉:指长江和汉水。
  • 严城:高耸的城墙。
  • 片月:一轮明月。
  • 声随风咽鼓:鼓声随着风声显得悲凉。
  • 泪杂酒沾袍:泪水与酒混合,沾湿了衣袍。
  • 思妇劳人怨:思念的妇人和劳作的人都在抱怨。
  • 长歌短剑豪:长歌和短剑显示着豪情。
  • 壮怀消不尽:壮志豪情消磨不尽。
  • 马首向临洮:马头朝着临洮方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谭嗣同(1865-1898),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清末维新派人士,因参与戊戌变法而被清政府处死,是“戊戌六君子”之一。他的诗歌多表现其政治理想和爱国情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谭嗣同流亡期间所作,表达了他对国家的忧虑和对未来的期望,以及他个人的豪情壮志。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夜晚江汉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诗中“声随风咽鼓”和“泪杂酒沾袍”两句,巧妙地将声音和情感结合,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后两句“壮怀消不尽,马首向临洮”则显示了诗人不屈不挠的斗志和对未来的坚定信念。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谭嗣同诗歌的独特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江汉夜滔滔”描绘了夜晚江汉的壮阔景象,为全诗定下了基调。
  • “严城片月高”进一步以高耸的城墙和明月来增强夜晚的寂静和诗人的孤独感。
  • “声随风咽鼓”通过鼓声的悲凉来表达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
  • “泪杂酒沾袍”则通过泪水和酒的混合来表达诗人的悲愤和无奈。
  • “思妇劳人怨”反映了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和不满。
  • “长歌短剑豪”展现了诗人的豪情壮志。
  • “壮怀消不尽”表达了诗人不屈不挠的精神。
  • “马首向临洮”则预示着诗人对未来的坚定信念和行动方向。

修辞手法:

  • 拟人:“声随风咽鼓”中的“咽”字赋予了鼓声以人的情感。
  • 对仗:“长歌短剑豪”中的“长歌”与“短剑”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切关怀,以及他个人的豪情壮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意象分析:

  • 江汉:象征着国家的壮阔和历史的悠久。
  • 严城片月:象征着孤独和坚守。
  • 声随风咽鼓:象征着悲凉和忧虑。
  • 泪杂酒沾袍:象征着悲愤和无奈。
  • 长歌短剑豪:象征着豪情壮志。
  • 马首向临洮:象征着坚定的信念和行动方向。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声随风咽鼓”中的“咽”字是什么意思? A. 吞咽 B. 呜咽 C. 咽下
  2. “泪杂酒沾袍”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悲愤 C. 平静
  3. “马首向临洮”中的“临洮”是指什么? A. 地名 B. 人名 C. 动物名

答案: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谭嗣同的其他诗作,如《狱中题壁》。
  • 其他维新派人士的诗作,如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

诗词对比:

  • 与谭嗣同的其他诗作相比,这首诗更加注重个人情感的表达和对未来的展望。
  • 与其他维新派人士的诗作相比,这首诗更加注重对国家和民族的关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谭嗣同诗选》
  • 《清诗选》
  • 《戊戌变法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寄苏州白二十二使君 送吴炼师归王屋 朝日敕赐百官樱桃 送枝江刘明府 寄和州刘使君 逢王建有赠 赠贾岛 送施肩吾东归 陇头行 相和歌辞。短歌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竖心旁的字 装虚作假 殳字旁的字 阳结尾的成语 又字旁的字 包含介的词语有哪些 岸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眦睚杀人 此中三昧 咤异 禾字旁的字 毕恭毕敬 练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铜壁铁墙 咤噫 万劫不朽 油炸烩 耒字旁的字 心摩意揣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