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05: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05:10
试说天南郡,迢迢北户开。
昌华非故苑,越秀有高台。
草木嵇含状,江山赵尉才。
龙岩兼虎嶂,锁钥亦雄哉。
试着谈谈天南的郡县,遥远的北方门户正打开。
昌华的繁华并非故乡的园林,越秀山上高台巍峨。
草木茂盛如同含苞待放,江山壮丽如同赵尉的才华。
龙岩和虎嶂相互辉映,山川的锁钥也显得雄伟气派。
“昌华非故苑”中提到的“昌华”可能与历史上的名园或繁华之地有关,反映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越秀有高台”则指的是广州著名的越秀山,象征着地方的历史文化底蕴。
李宗瀛是清代的一位诗人,生于清康熙年间,长期生活在南方,受南方文化的影响,诗风多为清新自然,情感细腻。
此诗作于送别友人邹石生前往广州之际,表达了诗人对南方美景的赞美和对朋友的祝福。
《送邹石生之广州 其二》是一首描写南方自然美景的送别诗,诗中通过对广州及其周边的描绘,展现了南方的独特魅力与秀美风光。开篇“试说天南郡”,便引出了南方的辽阔与美丽,给人一种探索未知的感觉。接下来的几句,通过对昌华、越秀等地的描绘,体现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与思念。尤其是最后两句,提到的“龙岩兼虎嶂”不仅描绘了雄伟的自然景观,还暗示了南方的历史厚重与文化积淀。
整首诗在语言上运用了平仄对仗,增强了韵律感,情感上则充满了对朋友的祝福。在写作手法上,李宗瀛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相结合,使得这首诗不仅是一幅美丽的风景画,更是一段温暖的友情记录。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对南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朋友的祝福,表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未来的期盼。
诗中提到的“越秀”指的是哪个地方?
a) 北京
b) 广州
c) 上海
诗中“草木嵇含状”意指什么?
a) 草木繁茂
b) 草木枯萎
c) 草木凋零
诗的主题思想主要是什么?
a) 对战争的反思
b) 对家乡的思念与对朋友的祝福
c) 对自然的无情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