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廷对应制》

时间: 2025-07-27 21:46:43

诗句

皇朝锐意急英贤,虏据中原七十年。

际遇风云凡事别,积功日月壮心愆。

管箫器小谁能识,孔孟人存用则传。

惭负寿皇勤教育,奏篇半彻冕旒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21:46:43

原文展示:

皇朝锐意急英贤,
虏据中原七十年。
际遇风云凡事别,
积功日月壮心愆。
管箫器小谁能识,
孔孟人存用则传。
惭负寿皇勤教育,
奏篇半彻冕旒前。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人才的关心及对历史变迁的感慨。诗中提到,朝廷迫切需要英才,但在外敌侵扰下已被占据中原长达七十年。经历诸多风云变化,事情的发生与发展总是不同寻常。作者感到自己的积累与努力未能得到应有的回报,心中充满惋惜。提到的“管箫器小”暗示了对人才的不足与无奈,而“孔孟人存用则传”则强调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与延续。最后,作者对未能充分利用国家教育资源感到愧疚,尽管自己所作的奏章已在皇帝面前呈现。

注释:

  • 锐意:急切而有决心的态度。
  • :指敌人或外族。
  • 中原:指中国的中心地区,象征着国家的核心。
  • 际遇:遭遇、遭遇的情况。
  • 风云:比喻时局变迁。
  • 壮心愆:壮志未酬的愧疚。
  • 管箫器小:比喻人才短缺,乐器小巧而难以被识别。
  • 孔孟:指孔子和孟子,象征着儒家文化。
  • 奏篇:奏章、议文。
  • 冕旒前:指皇帝的朝堂,象征权威与朝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亮,字仲明,号白云,南宋时期的诗人,曾任官职,后因时局动荡而愤懑不已。他的诗歌多以抒情、咏志为主,表现出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注。

创作背景:这首诗产生于南宋时期,正值外敌侵扰与内部动荡的历史时期。诗人通过对历史变迁的反思,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忧虑和对人才的重要性的深刻认识。

诗歌鉴赏:

《廷对应制》是一首反映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与人才匮乏的诗作。诗人通过对朝廷急需英才的描写,表现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开头两句简洁而有力,展现了国破家亡的悲惨现实。接下来的几句则展现了诗人对当时际遇的无奈与感慨,强调了外敌入侵导致的种种不利影响。

在情感表达上,诗人既有对国家未来的期望,也有对人才短缺的痛心。他用“管箫器小”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人才的难得与识别的困难,突显出社会对于人才的渴求。最后两句则表达了对教育的重视与对个人成就的惭愧,显示出诗人对自身责任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沉重而深邃,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既有历史的沉重感,也有对未来的期盼,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皇朝锐意急英贤:说明朝廷迫切需要有才能的人才来辅佐治理。
  2. 虏据中原七十年:外敌侵略,国家已被占据长达七十年,时局严峻。
  3. 际遇风云凡事别:历史的变迁让人感到事情的发展出乎意料。
  4. 积功日月壮心愆:尽管努力了很久,但心中仍感到未能实现壮志的遗憾。
  5. 管箫器小谁能识:比喻人才短缺,难以被真正识别与重用。
  6. 孔孟人存用则传:强调儒家文化的重要性,孔孟之道应继续传承。
  7. 惭负寿皇勤教育:对未能充分利用教育机会感到愧疚。
  8. 奏篇半彻冕旒前:尽管已向皇帝呈报奏章,但仍感到不足。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管箫器小”来比喻人才的稀缺。
  • 对仗:句式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夸张:七十年的外敌占领,体现了历史的沉重。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对人才短缺的痛心以及对教育的重视,强调了历史的沉重与文化的传承。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皇朝:象征国家与政权的稳定。
  • 英贤:代表人才与智慧。
  • 风云:历史的变迁与无常。
  • 孔孟:文化与教育的象征。
  • 奏篇:代表政治与文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皇朝锐意急英贤”中的“英贤”指什么?

    • A. 外敌
    • B. 有才能的人才
    • C. 平民百姓
    • D. 统治者
  2. 作者对“管箫器小”的比喻意在说明什么?

    • A. 乐器的种类
    • B. 人才的稀缺与难以识别
    • C. 学者的数量
    • D. 教育的质量
  3. 诗中提到的“孔孟”象征什么?

    • A. 战争
    • B. 儒家文化
    • C. 科技
    • D. 外交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陶渊明《桃花源记》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比较陈亮与杜甫的作品,两者都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但杜甫更强调个人的无奈与历史的悲剧感,而陈亮则更关注于人才与教育的重要性。

参考资料:

  • 《宋诗选》:宋代诗人的诗作与分析。
  • 《中国古代文学史》:对古代文学的整体概括与分析。
  • 《诗词基础知识》:提供对古诗词的基本理解与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小车吟 偶阅楞严作 其二 子与病后见贻新诗六章次答 其六 临终诗 政和二年余谪海外馆琼州开元寺俨师院遇其游行市井宴坐静室作务时恐缘差失念作日用偈八首 其三 望蓬莱 题杏花 王明佐北归颇责买山之资因述长句二十四韵凡二百四十言 潇湘八景图·平沙雁落 襄阳为自古要地抚遗迹吊往事有怀七人焉因各赋诗一首 其一 诸葛武侯 庚午清明日偕门人潘重规仲子念田行钟山下至蒋庙还泛后湖得诗四首 其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菜的词语有哪些 斗字旁的字 暮途 一阶半职 衣字旁的字 奋发踔厉 楚璧隋珍 卝字旁的字 任贤使能 旱地 二字旁的字 斤字旁的字 不可告人 横夺 桃李不言,下自成行 含饴弄孙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