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30 00:32: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0 00:32:42
游慈云
作者: 陈著 〔宋代〕
微吟欢信步,不觉到禅关。
植杖苔痕上,敲门竹影閒。
树高风韵叶,人静鸟呼山。
安得长留此,分僧一半閒。
我轻声吟唱,愉快地漫步,不知不觉就到了禅宗的关口。
我把杖子放在长满苔藓的石头上,敲敲门,门前竹影轻摇,显得很悠闲。
树木高耸,微风吹拂着树叶,人们静静地,鸟儿在山中啼鸣。
我如何才能常驻这里,分享一半的悠闲呢?
陈著,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常在诗中流露出淡泊明志的情怀。
《游慈云》创作于诗人游览慈云寺时,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禅宗环境,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游慈云》是一首充满禅意的诗,诗人在游览慈云寺时,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和禅宗的悠闲。开头两句“微吟欢信步,不觉到禅关”,描绘了诗人轻松愉快的心情,漫步间便到达了心灵的圣地——禅关。随后,诗人通过“植杖苔痕上,敲门竹影閒”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一幅静谧的画面:苔藓的痕迹和竹影的轻摇,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和谐。
接下来的“树高风韵叶,人静鸟呼山”,描绘了高大的树木在风中摇曳,鸟儿在静谧的山中鸣叫,进一步营造出一种超然的境界。最后一句“安得长留此,分僧一半閒”,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宁静生活的渴望,希望能够长久地留在这个世外桃源,享受那份恬淡与安宁。
整首诗以自然景致为背景,融入了诗人对生命、对自然的深刻思考,展现出一种淡泊明志、追求内心平和的生活态度。
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强调内心的平和与悠闲,以自然之美反映内心之宁静。
选择题:诗中“植杖苔痕上”指的是什么?
填空题:诗中表达了诗人对__生活的向往。
判断题:诗中描绘的环境是喧闹的城市。 (对/错)
与王维的《山中问答》相比,《游慈云》更加注重对环境的描绘与内心的感受,王维则更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对话,二者都表现出对宁静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