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05: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05:56
白云洞
作者: 陈子壮 〔明代〕
信有金光窈窕迎,
夹墀流濑自纵横。
幽崖白日高寒斗,
特地银河洒濯明。
霜杵预知秋转急,
天瓢还引醉同倾。
新传水次餐花法,
从写云中曳佩声。
这首诗描绘了白云洞的美丽景色,金色的光辉迎面而来,夹道的溪流纵横交错。高耸的幽崖在白日下显得高冷,银河在此特意洒下清澈的光辉。霜杵预示着秋天的匆忙来临,天上的瓢虫引导着人们共同沉醉。新近传来的饮水和赏花的法则,仿佛从云中传来佩戴的声响。
作者介绍:陈子壮,明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情感细腻,风格清新。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明代,正值文人追求自然与人文结合的时期,反映了诗人在游历白云洞时的感受与思考。
《白云洞》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的山水诗,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精美的修辞,展现了白云洞的壮丽与幽深。开篇“信有金光窈窕迎”,通过光线的描绘,使读者感受到一种温暖而柔和的氛围,接着“夹墀流濑自纵横”使人联想到溪水的潺潺流动,动静结合,形成一种和谐的画面。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将视角转向高耸的山崖和明亮的银河,展现出一种高远而清冷的情感。最后两句以“霜杵”和“天瓢”作为象征,表达了对秋天来临的感知,以及人们在自然中沉醉的状态,暗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整体来说,诗歌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意象,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金光”象征什么?
A. 希望
B. 恐惧
C. 失落
D. 疲惫
“霜杵预知秋转急”中的“霜杵”象征什么?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诗歌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A. 夸张
B. 比喻和拟人
C. 对比
D. 排比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王维的《山居秋暝》,两首诗都描绘了自然美景,但王维的诗更强调静谧与内心的平和,而陈子壮则更加注重于景色的变化与时间的流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