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58: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58:57
春日途中
廖行之
人家二月燕始归,
春阴还近清明期。
我行东指来江上,
杰木夹径如旌旗。
驱驰不惮百里远,
解后时醉青帘垂。
悬知故人隐山市,
相见甫迩黄生眉。
春天的二月,燕子开始归来,
春天的阴云渐渐接近清明时节。
我沿着江边向东行走,
高大的树木夹道而立,宛如旌旗迎风。
我驱马而行,不怕路途遥远,
解开马鞍后,醉意朦胧,青帘低垂。
不知道故人在隐秘的山中,
初见时他眉头微皱,不知为何。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廖行之(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的诗歌往往描绘自然景观,表达对生活的热爱,情感真挚,语言简练。
创作背景: 《春日途中》是在春天的旅途中创作而成,反映了诗人在春日的美好景色中,游览江边,与自然亲密接触的情景。同时也表现了对友人的思念。
《春日途中》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与旅行情趣的诗。诗的开头以“人家二月燕始归”引入春天的气息,燕子的归来象征着春天的开始,充满了生机。接着提到“春阴还近清明期”,春天虽然已经来临,但天气依旧阴沉,暗示着春雨的频繁。这种交替的自然景象,展现了春日的多变和复杂。
当诗人提到“我行东指来江上”,描绘出他沿着江边行走的情景,杰木如旌旗般屹立两旁,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表现出一种亲近自然的惬意。接下来的“驱驰不惮百里远”则突出了诗人对旅途的热爱与追求,即使路途遥远也毫不在意。
最后两句“悬知故人隐山市,相见甫迩黄生眉”则以故人作为结尾,表达出对友人的思念与期待。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色,还蕴含了对友人深厚的情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友情的热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以及对故人的思念,情感真挚,充满了人文关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春日中,燕子归来的时间是哪个月份?
诗中提到的“清明期”指的是什么?
诗人沿着哪个方向行走?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两者都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色,但廖行之更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而李白则更突出了壮丽的山水与个人的豪情。两首诗在风格上虽各有千秋,但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感悟。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