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和虞守感秋二首 其二》

时间: 2025-04-26 21:52:15

诗句

家音何用寄,邮置有沉浮。

旦夕天边去,书来一雁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52:15

原文展示:

家音何用寄,邮置有沉浮。旦夕天边去,书来一雁秋。

白话文翻译:

家书何必特意寄送,邮递过程中总会有耽搁。早晚有一天会从远方传来,就像秋天里一只飞翔的大雁带来的消息。

注释:

  • 家音:指家书,家人寄来的信件。
  • 邮置:指邮递,信件的传递过程。
  • 沉浮:比喻信件在传递过程中的耽搁或丢失。
  • 旦夕:早晚,形容时间不久。
  • 一雁秋:比喻家书,因为古代有“鸿雁传书”的说法,雁是传递消息的象征,而秋天是雁南飞的时节,故用“一雁秋”来比喻家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姜特立,字士特,号梅山,宋代诗人。他的诗作多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善于运用意象和比喻。这首诗是他在外地时,对远方家书的期盼和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姜特立在外地时所作,表达了他对家书的期盼和对家人思念的情感。诗中通过“一雁秋”的意象,巧妙地将家书与秋天的雁联系起来,寄托了诗人对家人的深切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家书的期盼和对家人的思念。首句“家音何用寄”,看似疑问,实则表达了对家书的渴望,认为家书不必特意寄送,因为它总会在某个时刻自然到来。第二句“邮置有沉浮”,用“沉浮”比喻信件在传递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暗示了诗人对家书的担忧。后两句“旦夕天边去,书来一雁秋”,通过“一雁秋”的意象,将家书与秋天的雁联系起来,寄托了诗人对家人的深切思念,同时也表达了对家书到来的期盼。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生动,语言简练,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家音何用寄”: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家书的期盼,认为家书不必特意寄送,因为它总会在某个时刻自然到来。
  2. “邮置有沉浮”:用“沉浮”比喻信件在传递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暗示了诗人对家书的担忧。
  3. “旦夕天边去”: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家书到来的期盼,认为家书早晚会从远方传来。
  4. “书来一雁秋”:通过“一雁秋”的意象,将家书与秋天的雁联系起来,寄托了诗人对家人的深切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诗中使用了“沉浮”和“一雁秋”的比喻,分别比喻信件在传递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大雁传递消息的意象。
  • 意象:通过“一雁秋”的意象,将家书与秋天的雁联系起来,增强了诗歌的情感表达。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表达诗人对家书的期盼和对家人的思念。通过“一雁秋”的意象,寄托了诗人对家人的深切思念,同时也表达了对家书到来的期盼。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一雁秋”是诗中的重要意象,它将家书与秋天的雁联系起来,寄托了诗人对家人的深切思念。
  • 文化内涵:在中国文化中,雁是传递消息的象征,而秋天是雁南飞的时节,因此“一雁秋”不仅象征着家书,也象征着诗人对家人的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家音”指的是什么? A. 家书 B. 家信 C. 家音 D. 家讯 答案:A

  2. 诗中的“沉浮”比喻什么? A. 信件的传递 B. 信件的耽搁 C. 信件的丢失 D. 信件的不确定性 答案:D

  3. 诗中的“一雁秋”比喻什么? A. 家书 B. 家信 C. 家音 D. 家讯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相思》: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通过月夜的意象,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诗词对比:

  • 王维的《相思》与姜特立的《和虞守感秋二首 其二》都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但王维的诗更注重意象的描绘,而姜特立的诗更注重情感的表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
  • 《姜特立诗集》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相关查询

叹世道第一百九十二 又送卓大著知漳州 怀扬通州 怀中甫 临岐钱别 滹沱河二首 声苦 早起偶成 北行第九十四 使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家道壁立 用字旁的字 鬯字旁的字 马蹄袖 门字框的字 乎结尾的成语 歹字旁的字 文擅雕龙 睃望 包含腆的词语有哪些 洗街 发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抵死漫生 倒数 煮鹤焚琴 手脚干净 包含冠的成语 曰字旁的字 齿数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