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3:52: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03:52:28
甲辰季冬残腊大雪主人以糟玉面狸及尊酒为饷
南山白额虎,暴戾日以滋。
纳诸罟擭中,食肉寝其皮。
文狸外柔顺,玉面而丰肌。
与世了无忤,奚亦遭危机。
得非风味殊,尊俎之所宜。
焚山猎兽者,是以罗致之。
主翁厌肥甘,鼎食嗤群儿。
殷勤筑糟丘,遣送持酒卮。
于时腊将残,雪花一尺围。
玉楼寒起粟,墨突晨未炊。
得酒且大嚼,勿令儿辈知。
在南山有一只白额虎,因恶劣的天气而愈发凶猛。它被捕猎于罟网之中,吃肉的同时也在卧床上休息。文狸外表柔顺,面如玉,肌肉丰腴。与世无争,难道也会遇到危险?难道是因为风味不同,才适合上酒席?山中猎人正是因此而将它们捕获。主人厌恶肥腻的食物,面对群儿的叫嚷感到厌烦。于是他亲自筑起糟丘,送上酒杯。此时腊月将尽,雪花厚达一尺。寒冷的楼阁中,米粒也因寒冷而未能蒸煮。得酒且尽情大嚼,不要让孩子们知道。
作者介绍:杨冠卿,宋代诗人,作品多以写景抒情为主,常以生动的笔触描绘日常生活,并融入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冬季腊月,表达了在寒冷冬天,主人通过宴饮与猎物来庆祝节日,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饮食文化与人际关系。
这首诗通过描写一场冬季的宴饮,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开头以凶猛的南山白额虎引入,象征着自然界的威严与力量,而捕猎的行为则揭示了人类生存的残酷。接着,文狸的描写则与虎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温和与柔顺的特质,表明在这个寒冷的季节中,人与动物之间的微妙平衡。
诗中对季节的细致描绘,如“腊将残,雪花一尺围”,不仅营造了寒冬的氛围,也引发读者对时间流逝的思考。最后一句“得酒且大嚼,勿令儿辈知”则传达了一种对生活享受的渴望,似乎在暗示在外界压力与困扰下,成年人需要寻求自我安慰与放松。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与人性、生活与节日的深刻描绘,流露出一种对生命本质的思考与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对宴饮与捕猎的描绘,反映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表达了在寒冷与压力中的生存哲学与人性温暖。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南山白额虎”象征什么?
“得酒且大嚼”的意思是:
诗中提到的“文狸”与“南山白额虎”形成了什么样的对比?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