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扫松山中怆然霜露之感》

时间: 2025-05-11 14:25:32

诗句

风露感我心,使我秋衣单。

郎忙索衾裯,惊叹岁月残。

忍哉使吾亲,重壤侵肌寒。

松风日萧瑟,幽涧鸣悲酸。

愯然起中宵,泪血流阑干。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1 14:25:32

原文展示:

风露感我心,使我秋衣单。
郎忙索衾裯,惊叹岁月残。
忍哉使吾亲,重壤侵肌寒。
松风日萧瑟,幽涧鸣悲酸。
愯然起中宵,泪血流阑干。

白话文翻译:

风露侵袭心头,使我秋季的衣服变得单薄。
爱人急忙索要被褥,感慨岁月已经流逝。
忍耐着亲人受苦,沉重的泥土侵袭着肌肤的寒冷。
松风萧瑟,幽静的山涧中传来悲凉的呜鸣。
惊慌中,我在午夜醒来,泪水和血液流淌在栏杆上。

注释:

字词注释:

  • 风露:指秋天的风和露水,给人以凉意。
  • 秋衣单:秋季的衣服单薄,意味着寒冷。
  • :指诗人的爱人或亲人。
  • 索衾裯:请求被褥和裹具,表现出对温暖的渴望。
  • 忍哉:忍耐的意思。
  • 重壤:沉重的泥土,这里用来比喻寒冷的感觉。
  • 愯然:惊恐、惊惧的样子。
  • 泪血流阑干:表达极度的悲痛与绝望,泪水与血液似乎都流出。

典故解析:

这首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与人生无常的感慨,反映出宋代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自然的敏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周密,字子廉,号达斋,江苏常州人,宋代诗人、词人。他是一位学识渊博的文人,著有《东周列国志》等,擅长诗词,作品多表现对人生、自然的感悟,风格细腻而深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秋冬交替之际,正值寒冷的季节,诗人受秋露侵袭而感慨,展现了对生命流逝的无奈与对亲人艰辛的关心,反映出当时社会对家庭、亲情的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意境上表现出深沉的悲凉和对生命流逝的感慨。开篇用“风露感我心”道出内心的感受,直接表达了秋夜的凄凉。诗中通过“秋衣单”这一细节,反映出诗人身体上的寒冷,进而引发对岁月流逝的思考。接下来的“郎忙索衾裯”则表现出对温暖和亲情的渴望,突显了在寒冷环境中人们对温暖的迫切需要。

在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忍哉使吾亲”表达对亲人苦楚的忍耐,展现出深厚的家庭情感。接着的“松风日萧瑟,幽涧鸣悲酸”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渲染了悲伤的氛围,松风的萧瑟与幽涧的悲鸣,形成了一种和谐而又悲凉的意境。

最后,诗人以“愯然起中宵,泪血流阑干”收尾,极具震撼力,表现出对生命苦痛的强烈感受,流泪与流血的结合,象征着内心的绝望与痛苦。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深刻描绘了人们在自然与生命交错中所感受到的无奈与悲伤。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风露感我心:秋风与露水触动了我的心情,强调自然对内心的影响。
  2. 使我秋衣单:因感受到了寒冷,衣服显得单薄,暗示内心的脆弱。
  3. 郎忙索衾裯:亲人急忙索要被褥,显示出对温暖的渴望和对生活的关心。
  4. 惊叹岁月残:对流逝的光阴感到惊讶与无奈。
  5. 忍哉使吾亲:忍耐着让我的亲人承受痛苦,表达了深厚的亲情。
  6. 重壤侵肌寒:沉重的泥土让人感到寒冷,反映出生活的艰辛。
  7. 松风日萧瑟:自然的景象与情感相结合,营造出凄凉的氛围。
  8. 幽涧鸣悲酸:幽静的山涧发出悲鸣,进一步渲染了悲伤的情感。
  9. 愯然起中宵:半夜惊醒,表示内心的惊恐与不安。
  10. 泪血流阑干:泪水与血液交融,象征着深切的痛苦与绝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泪血流阑干”,将泪水与血液相提并论,增强了情感的冲击力。
  • 拟人:如“幽涧鸣悲酸”,将自然景象赋予人的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形成一定的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和对亲情的深情思考。诗人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结合,表达了对寒冷、孤独和岁月流逝的无奈,以及对亲人的深切关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风露:象征着秋天的凉意与生命的脆弱。
  • 秋衣单:象征着人对温暖的渴望与对寒冷的无奈。
  • 松风:代表着孤寂和悲凉。
  • 幽涧:象征着隐秘而深刻的情感。
  • 泪血:象征着极度的痛苦与绝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风露感我心”中的“风露”指代什么? A. 秋天的景象
    B. 冬天的寒冷
    C. 春天的温暖

  2. “郎忙索衾裯”中“郎”指代谁? A. 朋友
    B. 爱人或亲人
    C. 自己

  3. “泪血流阑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愤怒
    C. 悲痛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月夜忆舍弟》—杜甫
  • 《秋夕》—杜牧

诗词对比:

  • 《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与关怀,反映了人生的孤独与无奈。
  • 《秋夕》:通过秋天的景象表现孤独与思索,主题上与《扫松山中怆然霜露之感》相似。

参考资料:

  • 周密《东周列国志》
  • 宋代诗词研究相关书籍
  • 诗词鉴赏与解析的相关文献

相关查询

中秋宿邓逸人居 云门寺 书事寄万年厉员外 春日雨后作 晏起 访曲江胡处士 对月寄同志 夏日即事 夏夜会同人 听夜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畴咨之忧 臼字旁的字 淡然处之 包含近的成语 窑变 食而不化 兴师见罪 白玉映沙 宙合 十字旁的字 心宽意适 捐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臣字旁的字 寸字旁的字 尢字旁的字 花移木接 玉箱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