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44: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44:04
花烂当春,人闲似我,招寻独在芳径。
颇绕溪流,便离尘境,到眼一泓明净。
看竹看桃杏,又看到海棠红剩。
剩将几曲愁心,辘轳同袅金井。
莫是么禽唤起,教如睡香魂,枝上催醒。
宿雨阑低,晓阴篱短,次第欲斜还整。
恻恻轻寒意,浑不耐蝶衣飘影。
细数韶光,封姨何事吹紧。
春天的花儿正盛开,而我独自一人悠闲地游荡在芳香的小径上。
我沿着溪水缓缓而行,远离了尘世的喧嚣,眼前是一片清澈的水面。
看着竹子、桃花、杏花,又见到海棠花已经凋零。
仅剩的海棠花让我心中生出几分愁绪,宛如辘轳在金井旁轻轻摇曳。
难道是鸟儿在唤醒我,让我像睡梦中的香魂一样,被树枝上的花催醒?
宿雨后,雨水低垂,早晨的阴影笼罩着短短的篱笆,依次斜斜整整地展开。
微微的寒意让我感到不适,蝴蝶的衣袂飘动让我心烦意乱。
我细细数着时光的流逝,究竟是封姨在何时轻声催促呢?
张祥河是清代的一位诗人,以其婉约细腻的风格著称。他的诗作常常流露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个人情感的抒发。
《探春慢》创作于春天,作者独游于极乐寺,看到海棠花已然凋零,触发了他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这首《探春慢》表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短暂,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他在自然中的孤独感与对时光的思索。开篇以“花烂当春”引入,立刻将读者带入春天的场景,接着以“人闲似我”展现了自己的游荡与宁静。诗中的“颇绕溪流”描绘了诗人游玩的情景,既有对自然的亲近,也暗含了对世俗的逃避。
“余红剩将几曲愁心”一句,深刻表达出春花凋零带来的惆怅,海棠的残败象征着美好的事物终将逝去。全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反映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感慨与思考,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悟。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与花朵的凋零,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时光的感悟。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自然的美丽
b) 人生的无常
c) 孤独的情感
d) 春天的到来
“看竹看桃杏”中“竹”象征什么?
a) 优雅
b) 坚韧
c) 生命
d) 美丽
“辘轳同袅金井”中的“辘轳”比喻什么?
a) 生活
b) 心情的起伏
c) 自然的变化
d) 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