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5:30: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5:30:32
《翦征袍》
抛练杵,傍窗纱。
巧翦征袍斗出花。
想见陇头长戍客,
授衣时节也思家。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女子在窗边轻巧地裁剪征袍,心中思念远方戍边的恋人,想象着他在授衣的时节也会想念家乡。诗中表达了对远方战士的思念和对家的牵挂。
作者介绍:贺铸(约1090-1150),字之渔,号秋水,晚号缀锦山人,宋代词人,擅长小令与长调,风格清新,情感细腻。贺铸的作品常常流露出浓厚的个人情感和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北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边疆战事频繁。诗人在安静的家庭环境中思念戍边的恋人,反映了士兵与家人之间的情感纽带。
《翦征袍》是一首充满思乡情的诗作。诗的开头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女子在窗边静静地裁剪征袍,手中的动作轻巧而灵动,似乎在为远方的军人准备一件温暖的服装。这一细腻的描写不仅展现了女子的巧手,也传递出一种温暖的关怀。
接下来的“想见陇头长戍客”一句,情感逐渐升温,诗人通过想象中的场景,表达了对戍边者的强烈思念。陇头作为边疆的象征,暗示了战争的残酷和离别的痛苦。诗中“授衣时节也思家”一句,将思乡之情推向高潮,强调了无论身处何地,思念家乡的情感始终如影随形。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士兵与家人之间的深厚感情,反映出战争带来的分离与思念。这种情感在古代诗词中常见,但贺铸以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使得这首诗在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给人以深刻的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主题是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与牵挂,表达了在动荡的社会中,人们对家乡与亲情的渴望。
诗词测试:
“抛练杵,傍窗纱”中的“练杵”指的是什么?
A. 一种武器
B. 纺织工具
C. 裁剪工具
诗中提到的“陇头”象征什么?
A. 家乡
B. 战场边境
C. 城市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战争的赞美
B. 对亲人的思念
C. 对生活的无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贺铸的《翦征袍》相比,李白的《静夜思》同样表达了思乡之情,但李白的作品更注重夜晚的孤独感,而贺铸则通过裁剪这一具体行为表现出对远方亲人的关怀与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