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42: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42:01
杏花
王安石
石梁度空旷,茅屋临清炯。
俯窥娇饶杏,未觉身胜影。
嫣如景阳妃,含笑堕宫井。
怊怅有微波,残妆坏难整。
在空旷的山谷中,一座石梁横跨而过,茅草屋静静地依偎在清澈的水边。俯身向下看去,娇嫩的杏花盛开,自己却没有察觉到身影的美丽。杏花如同景阳宫的妃子一般,含笑着坠落在井边。心中感到怅惘,有微微的波纹,残妆已坏,难以再整。
《杏花》以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王安石对生命与美的思考。诗前两句“石梁度空旷,茅屋临清炯”,画面感极强,描绘出一幅宁静的乡村景象,暗示着诗人内心的空旷与孤独。接下来的“俯窥娇饶杏”,杏花在春天盛开,象征着生命的生机与美丽,但“未觉身胜影”则表明了诗人对美的自我否定,反映了他内心深处的矛盾与忧虑。
“嫣如景阳妃,含笑堕宫井”,这里借用古代美人的形象,进一步凸显了杏花的娇媚与优雅,同时也暗示了美丽的易逝与脆弱。最后两句“怊怅有微波,残妆坏难整”,情感达到高潮,诗人通过微波暗示内心的波动与感伤,残妆的意象则引发对失去美好的无奈与惆怅。这首诗不仅是对杏花美景的赞美,更是对过往、对美好时光的深切怀念与反思,情感深沉而细腻,令人感同身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杏花的美丽与凋零,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与美好事物流逝的感慨,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反思。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