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念奴娇·和徐花农侍郎秋雨骤寒书感作》

时间: 2025-05-25 05:59:25

诗句

小窗秋夜,听阶前风雨,声声落叶。

天际孤帆疏柳外,水浪拍堤如雪。

凉月乌啼,平沙雁断,回首成凄咽。

愁云锁处,难抛玉宇琼阙。

最怜昨岁干戈,洞庭波沸,满地多荆棘。

暮色层层迷远岫,一望千山重叠。

感慨悲歌,断肠词调,不忍论畴昔。

曲栏凭尽,淞滨权作羁客。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5 05:59:25

原文展示

念奴娇·和徐花农侍郎秋雨骤寒书感作
作者: 许禧身 〔清代〕

小窗秋夜,听阶前风雨,声声落叶。
天际孤帆疏柳外,水浪拍堤如雪。
凉月乌啼,平沙雁断,回首成凄咽。
愁云锁处,难抛玉宇琼阙。
最怜昨岁干戈,洞庭波沸,满地多荆棘。
暮色层层迷远岫,一望千山重叠。
感慨悲歌,断肠词调,不忍论畴昔。
曲栏凭尽,淞滨权作羁客。

白话文翻译

在这个秋夜的小窗前,我听着阶前的风雨,落叶声声入耳。
天边孤帆在稀疏的柳树外行驶,水浪拍打堤岸,像雪一样白。
凉月下乌鸦啼叫,平沙上大雁孤断,回首时不禁感到凄凉。
愁云在眼前笼罩,难以忘却那美丽的宫阙。
最让我怜惜的,还是去年战乱,洞庭湖的波涛汹涌,满地荆棘丛生。
暮色层层迷离,远山重重叠叠,一眼望去千山万岭。
感慨与悲歌交织,断肠之音不忍提及往昔。
在曲栏边凭栏而立,淞滨的我已经成为一个羁客。

注释

  • 小窗:指小窗口,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清幽。
  • 孤帆:形容孤独的船只,暗示诗人的孤独感。
  • 凉月乌啼:描绘秋夜的寂静和凄凉,乌鸦啼叫增加了悲伤的氛围。
  • 愁云锁处:愁绪如云般笼罩,难以摆脱。
  • 干戈:指战争,体现了诗人对战乱的忧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许禧身,清代诗人,生活在动荡的时代,创作多涉及家国情怀和个人情感。其诗风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秋雨骤寒之际,诗人借此景表达对过往的沉重感慨,反映了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的紧密联系。

诗歌鉴赏

此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刻的人生感悟,展现了诗人对秋天的独特理解。开篇以“小窗秋夜”引入,营造出一种孤独而清冷的氛围,词句简练却蕴含丰富情感。接着,诗人描绘了秋雨中的孤舟与落叶,形成了孤寂的意象,象征着个人在历史洪流中的孤立无援。

“凉月乌啼,平沙雁断”,这一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进一步表现诗人的伤感与对过往的怀念,构建了一种悲凉的情境。尤其是“愁云锁处,难抛玉宇琼阙”,不仅表达了诗人对美好往昔的留恋,也暗示了对现实的无奈与不甘。

在后半部分,诗人将个人情感与历史事件相结合,提到“昨岁干戈”,让人联想到国家的动荡与人民的苦难,增强了作品的历史深度。最后,诗人在“曲栏凭尽”中展现出一种无奈的羁旅心情,虽有感慨,但无处倾诉,令人心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小窗秋夜:小窗外的秋夜,渲染了孤独的气氛。
  2. 听阶前风雨:细听风雨声,暗示内心的惆怅。
  3. 声声落叶:落叶的声音,象征时间的流逝。
  4. 天际孤帆:孤帆象征孤独与漂泊。
  5. 疏柳外,水浪拍堤如雪:描绘水波与柳树,增加了画面感。
  6. 凉月乌啼:乌鸦的啼叫更添凄凉。
  7. 平沙雁断:孤雁飞去,暗示离别。
  8. 回首成凄咽:回首往事时的悲伤。
  9. 愁云锁处,难抛玉宇琼阙:愁绪如云,难以忘怀的美好。
  10. 最怜昨岁干戈:对过去战乱的惋惜。
  11. 洞庭波沸,满地多荆棘:战争带来的满目疮痍。
  12. 暮色层层迷远岫:暮色朦胧,象征前路迷茫。
  13. 一望千山重叠:山重叠,暗示艰难的旅程。
  14. 感慨悲歌:感慨与悲伤交织。
  15. 断肠词调:表明情感的深切与痛苦。
  16. 不忍论畴昔:不愿意回首往昔。
  17. 曲栏凭尽,淞滨权作羁客:在淞滨的曲栏边,感受到身为羁客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水浪比作雪,形象生动。
  • 拟人:如“愁云锁处”,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
  • 对仗:如“凉月乌啼,平沙雁断”,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诗歌反映了个人的孤独与无奈,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动荡的忧虑与对美好往昔的怀念,情感深邃而真挚。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夜:象征孤独与思考的时刻。
  • 孤帆:象征漂泊与孤独。
  • 凉月:代表冷清的夜晚,增添悲凉气氛。
  • 乌啼:与孤独感相呼应。
  • 千山重叠:象征前路的艰难与复杂。

这些意象结合了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深刻表达了诗人的感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孤帆”象征什么?

    • A. 繁忙的生活
    • B. 孤独与漂泊
    • C. 美好的回忆
  2. “愁云锁处”中的“愁云”指的是什么?

    • A. 迷雾
    • B. 忧愁的心情
    • C. 烟云
  3. 诗人对“昨岁干戈”的情感是:

    • A. 忘却
    • B. 惋惜与痛心
    • C. 高兴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 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诗词对比: 许禧身与苏轼在描写自然景象时,均运用细腻的笔触,但许禧身更注重个人情感的流露,而苏轼则在历史与个人之间寻求一种哲理的结合。二者都表现出对往昔的感慨,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诗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诗经与唐诗的比较研究》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送陈谔 乙未冬妇子病至春不已 忆北 招同官游东园 春雨 秋枝如残人 和蔡枢密孟夏旦日西府书事 送杜十八之广南 拟寒山拾得二十首010 示永庆院秀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鸱革 天庙 陪奴 小字头的字 怀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幅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马旁的字有哪些?带马旁的汉字大全 包含斗的成语 取次 折腰升斗 毋字旁的字 包含静的成语 言字旁的字 晶轮 行不得也哥哥 周的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周字繁体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学习 学无常师 牛字旁的字 变本加厉 蟠龙踞虎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