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蟠龙瀑布》

时间: 2025-04-28 01:27:49

诗句

远望纷珠缨,近观转雷霆。

人言水出奇,意使行人惊。

人惊我何得,定非水之情。

水亦有何情,因物以赋形;处高势趋下,岂乐与石争。

退之亦隘人,强言不平鸣。

古来贤达士,初亦愿躬耕,意气或感激,邂逅成功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1:27:49

原文展示

蟠龙瀑布
作者: 陆游 〔宋代〕

远望纷珠缨,近观转雷霆。
人言水出奇,意使行人惊。
人惊我何得,定非水之情。
水亦有何情,因物以赋形。
处高势趋下,岂乐与石争。
退之亦隘人,强言不平鸣。
古来贤达士,初亦愿躬耕,
意气或感激,邂逅成功名。

白话文翻译

远远望去,瀑布如珠帘般纷纷缠绕;近看时,水流声如雷霆般轰鸣。
人们说这水流出奇,确实让行人惊讶。
而人惊讶于什么呢?这水绝对不是因为它的情感。
水又有什么情感呢?只是因环境而形成,
高处的水势向下流去,怎会乐意与石头争斗?
即使退去也是狭窄之地,强词夺理地发出不满的声音。
古代的贤士和达者,最初也曾希望耕作自给,
但意气所激,最终邂逅成功与名声。

注释

  • 纷珠缨:形容瀑布水流如串珠般飘洒。
  • 转雷霆:形容水流的声音如雷鸣般震撼。
  • 岂乐与石争:水流不愿意与石头争高低。
  • 贤达士:指有德行的士人或有才华的人。
  • 躬耕:自己亲自耕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散文家。他的诗歌多反映个人的遭遇与历史的兴衰,风格刚健豪放,情感深沉。陆游一生经历了国家的沦陷与动乱,作品中透露出强烈的爱国情怀与对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陆游晚年,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观的感受以及对人生理想的思考。作为一个经历了多次政治失意的人,陆游在诗中不仅描绘了瀑布的壮美,也引发了对人生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感悟。

诗歌鉴赏

陆游的《蟠龙瀑布》是一首充满自然气息与哲思的诗作。开篇以“远望纷珠缨,近观转雷霆”两句展现出瀑布的壮观场景,既有远观的美丽,又有近观的震撼,表现了自然的力量与美感。诗中“人言水出奇,意使行人惊”点明了人们在面对自然景观时的震撼与惊叹,但随即引入了反思:“人惊我何得,定非水之情”。此句表达了对人类情感的探讨,水流并无情感,反而是人类赋予了它情感,显示了陆游对自然与人类关系的深刻理解。

接下来的“水亦有何情,因物以赋形”则让我们思考水流的本质,水的形态与情感并无直接关系,它只是为了适应环境而流动。陆游通过这几句诗,揭示了自然与人类的不同,强调了对自然的敬畏与理智。

在后面的几句中,陆游又引入了贤达士的理想,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矛盾的理解。古代的贤士们也曾希望过一种朴素的生活,但最终却因各种缘故而追求名声与成功。这种情感的转变在陆游的笔下显得沉重而深刻。

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观的同时,深刻地探讨了人生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展现了陆游对人生的思考与对自然的敬重,也流露出他内心的无奈与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远望纷珠缨”:从远处看瀑布,水流如同缠绕的珠子。
  • “近观转雷霆”:近距离观察时,水声如雷霆般响亮。
  • “人言水出奇”:人们说这水流非常奇特。
  • “意使行人惊”:使得过路的人感到惊讶。
  • “人惊我何得”:人们惊讶于什么呢?
  • “定非水之情”:这惊讶绝对不是水流本身的原因。
  • “水亦有何情”:水流又有什么情感呢?
  • “因物以赋形”:水流的形态是由环境所决定的。
  • “处高势趋下”:水在高处向下流动。
  • “岂乐与石争”:怎会乐意与石头争斗呢?
  • “退之亦隘人”:即便退去,水流的空间也很狭窄。
  • “强言不平鸣”:强词夺理地发出不平的声音。
  • “古来贤达士”:古代的贤士们。
  • “初亦愿躬耕”:最初也希望自己亲自耕作。
  • “意气或感激”:因意气而感受到激动。
  • “邂逅成功名”:最终却邂逅了成功与名声。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瀑布比喻为“珠缨”,生动形象。
  • 拟人:水流被赋予情感,使其更有生命力。
  • 对仗:如“远望纷珠缨,近观转雷霆”,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崇敬与思考,同时也反映了人类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展现了陆游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与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瀑布:象征着自然的力量与壮丽,体现了人对自然的敬畏。
  • 雷霆:代表着力量与震撼,增强了诗的冲击力。
  • 贤士:象征着理想与追求,反映人类对成功的执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蟠龙瀑布》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陆游
    • C. 杜甫
    • D. 白居易
  2. 诗中“远望纷珠缨,近观转雷霆”描述了什么?

    • A. 瀑布的美丽
    • B. 山的雄伟
    • C. 河流的宁静
    • D. 风的轻柔
  3. 诗中提到的“贤达士”最初希望做什么?

    • A. 追求名声
    • B. 躬耕自给
    • C. 游历四方
    • D. 学习文艺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望岳》:同样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悟。
  • 王维的《鹿柴》:描绘自然景色,反映诗人心境。

诗词对比
陆游的《蟠龙瀑布》与李白的《将进酒》对比,前者注重自然景观与人生哲思,后者则更强调豪放与饮酒作乐的情感表达。两者在风格上有明显差异,一个沉稳内敛,一个豪放奔放,但都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与对理想的追求。

相关查询

疏影 春人{臨/手}镜图 疏影 金陵归舟中闻琴孙述事,有感 疏影 其二 疏影 其一 菊影用韵 疏影·至日逢雪,社作二首,用白石咏梅韵 疏影·文官果树 疏影·题陈同叔绿梅花下填词图 疏影 菊花 疏影 寄月坡 疏影 咏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干字旁的字 足字旁的字 果如所料 心若寒灰 步步高升 摧枯折腐 住声 齐开头的成语 匕字旁的字 衣字旁的字 派系 熏祓 一坐一起 穷结尾的成语 触禁犯忌 颠迷 戈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