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5:50: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5:50:28
如闻抖擞学无生,日饱僧厨不糁羹。
习气恐然消未得,梦中犹记五侯鲭。
听说精神焕发的学习似乎没有尽头,每天在僧人的厨房里吃得饱饱的,
但习惯的影响恐怕还没有消除,梦中仍然记得那五侯的鲭鱼。
王世贞(1526年—1590年),明代著名诗人、学者及文学批评家,字贞白,号梅谷。他的诗歌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也有细腻,常以个人的经历和社会观察为题材,体现出强烈的个性和独特的视角。
本诗作于王世贞的晚年,反映了他对学习的追求和对物质生活的思考。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中,士人讲究读书求知,但也是对物质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诗中表现了他对这种矛盾心态的感悟。
这首诗通过对学习和生活的反思,展现了王世贞对自身处境的深刻思考。开头“如闻抖擞学无生”一句,既表达了对学习的热情,也暗示了其中的无尽和艰辛。学习是没有止境的,似乎永远在追求之中,而“日饱僧厨不糁羹”则通过对简单生活的描绘,指出他内心对物质满足的向往。这种对比使得读者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复杂情感。
接下来的“习气恐然消未得”,进一步揭示了他对自身习惯的自省,虽然生活简单,但内心的欲望和习惯却难以消除。而“梦中犹记五侯鲭”则是将奢华与简单生活的对比推进到梦境中,反映出诗人对美味的怀念,也许是对过去生活的追忆,或是对理想生活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思,展现了王世贞在物质与精神之间的挣扎,令人深思。诗中既有对简朴生活的肯定,又对奢华生活的追求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哲理和情感的深度。
整首诗表现了王世贞对学习的热情和对物质生活的反思,展现了他在追求精神和物质之间的矛盾和挣扎。诗中透露出一种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同时又对奢华生活的渴望,表现出一种复杂而深刻的内心世界。
这些意象不仅展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也反映了当时士人对于生活的思考和追求。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物质生活的追求
B. 学习的热情与内心的挣扎
C.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B
“五侯鲭”在诗中象征什么?
A. 贫穷
B. 奢华生活
C. 学习
答案:B
“习气恐然消未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满足
B. 失落
C. 反思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