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06: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06:25
采桑子·当时月下分飞处
作者:晏几道 〔宋代〕
当时月下分飞处,依旧凄凉。
也会思量,不道孤眠夜更长。
泪痕揾遍鸳鸯枕,重绕回廊。
月上东窗,长到如今欲断肠。
在当时月下分飞的地方,依旧感到凄凉。
偶尔也会思念,没想到孤独的夜晚更是漫长。
泪痕遍布鸳鸯枕,反复徘徊在回廊。
月光照在东窗上,直到如今使我欲断肠。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鸳鸯枕"是古代文人常用的意象,象征着爱情和夫妻间的亲密关系。在诗中,泪痕的出现更是强调了失去伴侣后的悲凉。
作者介绍:
晏几道(约989年-1059年),字叔回,号洮水居士,晚号“白云山人”。北宋时期著名词人,以词风清丽脱俗、情感细腻著称。其作品常表达个人情感和自然景物的和谐,受到后世广泛推崇。
创作背景:
此词创作于宋代,正是晏几道情感生活的一个重要时期。词中流露出对逝去爱情的怀念以及孤独的深切感受,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情感的细腻关注。
这首《采桑子·当时月下分飞处》以月下分别为背景,抒发了对逝去爱情的深切怀念和对孤独的无奈。开篇描绘了分离的场景,"当时月下分飞处",月光下的别离充满了凄凉之感,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伤感与苦楚。接着,诗人表达了在孤独的夜晚,思念之情愈加浓烈,"不道孤眠夜更长"呈现出他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焦虑。
"泪痕揾遍鸳鸯枕"一句,展现了诗人对往昔甜蜜时光的追忆,同时也暗示了现实的残酷。鸳鸯枕的意象使得读者感受到情感的深度,而“重绕回廊”则描绘了他在孤独中徘徊的无助。最后一句“月上东窗,长到如今欲断肠”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月光的照射不仅映射出时间的流逝,也映射出诗人心中的苦楚,表达了他对失去爱情的深切痛楚。
整首词用词精练、意象丰富,情感深沉,充分展现了晏几道高超的艺术造诣和对人性情感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词集中表现了对失去的爱情的深切怀念及其带来的孤独与痛苦,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的“分飞处”指的是:
“泪痕揾遍鸳鸯枕”中的“鸳鸯”主要象征:
“欲断肠”表达了诗人的: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