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9:45: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45:00
金盏子·眼底时光
作者: 陈著 〔宋代〕
眼底时光,奈老来如何奈得秋何。
黄叶最多情,天分付凉意一声先做。
是处著露莎蛩,也酸吟相和。
新雁想,飞到故都徘徊,未忍轻过。
往事是堪唾。
红枣信烽折尽任他。
湖山桂香自好,笙歌舫沈沈醉也谁拖。
可怜瘦月凄凉,把兴亡看破。
如今,但留下满城,西风悲些。
眼底的时光,到了老来该如何面对这秋天呢?
黄叶是最有情的,天色已然凉意先行。
这里露水湿润,莎草与蛩虫一同吟唱,
新来的大雁想飞回故乡徘徊,却不忍轻易掠过。
往事令人唾弃,
即使红枣的信号已然消逝,任由其去。
湖山的桂香依旧美好,笙歌的船只在醉意沉沉中又是谁在牵绊?
可怜那瘦月凄凉,已看破兴亡的荣辱。
如今,只留下满城的落寞,西风悲伤地吹拂。
作者介绍:陈著,南宋时期的词人,风格多样,以情感细腻和意象丰富著称,其作品常反映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
创作背景:这首词创作于陈著晚年,正值人生的反思期,受到秋天萧瑟景象的影响,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往事的追忆。
《金盏子·眼底时光》是一首深刻反映人生哲理的词作,透过对秋天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词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思考。开篇“眼底时光,奈老来如何奈得秋何”便引入了时间这一主题,清晰地传达出老去的无奈感。接着,词人通过“黄叶最多情”展现秋天的意象,黄叶不仅是自然界的变化,更是内心情感的寄托。词中提到的“新雁”,不仅是对故乡的怀念,也反映了对过往生活的眷恋。
随着词句的展开,词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自然界的声音与色彩,令人感受到一种凄凉的美。同时,词中所提及的“往事是堪唾”,则是由感慨而生的反思,表达了一种对过往的失落与无奈。最后,结尾处以“满城,西风悲些”结束,给人留下深刻的余韵,透出浓厚的孤独感与对生命的沉思。
整首词通过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的交融,展现了词人对时光的思考与人生的感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哲理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本词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比如“黄叶最多情”,将黄叶赋予了情感,增强了诗的意象。
主题思想:整首词探讨了时间的流逝、对往事的怀念以及对生命的思考,情感基调深沉而又悲凉。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奈老来如何奈得秋何”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新雁想,飞到故都徘徊”中的“新雁”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西风”主要传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