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虎丘怀古二首 其二》

时间: 2025-07-28 20:48:48

诗句

阖闾丘墓变为庵,白虎还应护佛龛。

青嶂至今余剑气,讲台终古契禅谈。

只缘顽石点头悟,不信清泉一味憨。

亭下二仙何处去,晓来鹤涧霭烟岚。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20:48:48

虎丘怀古二首 其二

原文展示:

阖闾丘墓变为庵,白虎还应护佛龛。
青嶂至今余剑气,讲台终古契禅谈。
只缘顽石点头悟,不信清泉一味憨。
亭下二仙何处去,晓来鹤涧霭烟岚。

白话文翻译:

阖闾的坟墓如今变成了庵堂,白虎依然守护着佛龛。
青山至今仍残留着剑气,讲台上永远契合着禅宗的讨论。
只因为顽石终于懂得了悟道的道理,不相信清泉总是那样憨态可掬。
亭子下的二位仙人现在哪里去呢?清晨时分,鹤飞过的山涧弥漫着烟雾和云岚。

注释:

  • 阖闾:春秋时期吴国的国君,吴王阖闾,是历史上著名的人物。
  • 丘墓:指阖闾的墓,后来的庵堂则代表了一种宗教与历史的交融。
  • 白虎:古代神话中的一种神兽,常被视为守护神。
  • 青嶂:青翠的山峰,象征着自然的永恒与宁静。
  • 剑气:可能指武士的气势或剑术的精髓。
  • 讲台:指讲解佛理的地方,与禅宗的讨论相结合。
  • 顽石:指那些看似坚硬不化、难以觉悟的石头,象征愚钝之人。
  • 二仙:传说中的仙人,可能指的是道教中的人物。
  • 鹤涧:指鹤飞过的山涧,表现了自然的灵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安魁(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擅长古体诗,诗风常蕴含深厚的历史感与哲理思考。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风光和历史人物,展示出一种禅意和哲学的深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思想变革之际,诗人通过对虎丘的怀古,表达对历史的沉思与对生活的反思,旨在探求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关系。

诗歌鉴赏:

《虎丘怀古二首 其二》是一首结合历史与哲学的诗作,诗人以虎丘的历史遗迹为背景,结合个人的感悟,表达对过往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思考。首句“阖闾丘墓变为庵”开篇即点明了历史的变迁,阖闾的墓地不再是王者的象征,而是转化为庵堂,体现了佛教文化的渗透与人们信仰的转变。接着“白虎还应护佛龛”一句,白虎不仅是守护神,更是对信仰的守护,寓意着历史与信仰的交织。

“青嶂至今余剑气”中,青山依旧,剑气犹存,表达了对武士精神的缅怀与对历史传承的珍视。诗人以“讲台终古契禅谈”来反映禅宗思想的延续,探讨人与自然、历史之间的关系。

后两句“只缘顽石点头悟,不信清泉一味憨”,诗人通过顽石的觉悟与清泉的懵懂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文化的深邃与表象的愚钝。最后“亭下二仙何处去,晓来鹤涧霭烟岚”则带有一种超脱与淡然,既是对仙人的追问,也是对历史无常的感慨。

全诗以深邃的哲理与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对历史的怀古情怀,令读者在思考中领悟到人生的智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阖闾丘墓变为庵:历史的遗迹变迁,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信仰的转变。
  2. 白虎还应护佛龛:尽管历史已然改变,守护的精神依旧存在。
  3. 青嶂至今余剑气:历史的气息仍在,象征着曾经的辉煌。
  4. 讲台终古契禅谈:禅宗思想的延续与历史的深邃。
  5. 只缘顽石点头悟:顽固的人也能有所领悟,强调内心的觉醒。
  6. 不信清泉一味憨:表面上的安宁与愚昧,暗示深层的思考。
  7. 亭下二仙何处去:对超脱之境的追寻与对历史的思索。
  8. 晓来鹤涧霭烟岚:自然的美与历史的朦胧,渗透出一种悠远的意境。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阖闾丘墓”与“白虎龛”,形成了和谐的节奏感。
  • 比喻:将顽石与清泉进行对比,表现出悟道的不同状态。
  • 意象:青嶂、白虎、鹤涧等意象的使用,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虎丘的怀古,探讨历史、信仰与人生态度的关系,表现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与对过往的沉重怀念。诗人试图引导读者在历史的长河中寻找自我,感悟人生的真谛。

意象分析:

  • 阖闾:象征历史与权力的消逝。
  • 白虎:守护与信仰的象征。
  • 青嶂:自然的永恒与历史的积淀。
  • 剑气:武士精神与勇气的象征。
  • 顽石:愚钝与觉悟的对立。
  • 清泉:表面上的安宁与内心的愚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阖闾丘墓变为庵”的含义是: A. 历史变迁
    B. 佛教兴起
    C. 自然景观
    D. 战争

  2. “只缘顽石点头悟”中“顽石”象征: A. 清泉的愚笨
    B. 愚钝的人
    C. 历史的沉重
    D. 自然的美丽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杜甫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诗词对比:

  • 与李白的《庐山谣》相比,两者均表达了对自然与历史的思考,但安魁更侧重于历史的沉重感,而李白则更多地表现出个人的豪情与对自然的赞美。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文化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同岳大用抚干雪後游西湖,早饭显明寺。步至 久病小愈,雨中端午试笔四首 宿化斜桥,见鸡冠花二首 不寐四首 过真阳峡六首 又和春雨 同王见可、刘子年循南溪,度西桥,登天柱冈 晓过花桥入宣州界四首 其一 四月四日午初出浙东界入信州永丰界 惠泉分茶示正孚长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弓字旁的字 两两三三 爻字旁的字 嚣怨 示字旁的字 善骑者堕 著有成效 公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骑鹤维扬 胸无成算 诓言诈语 三茶六礼 提手旁的字 包含告的词语有哪些 惕慑 尸字头的字 外库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