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6:08: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6:08:02
过胶山谒李忠定公暨先桂坡公祠
作者:安魁 〔清代〕
宋代鼎臣明隐逸,两公忠义贯薪传。
擎天志在歼金冠,静海功成泛蠡船。
祠合久推人尚德,祭同方信世尊贤。
犹余生气千秋后,令我低徊窦乳泉。
这首诗表达了对李忠定公和桂坡公的敬仰之情。诗中提到这两位历史人物在宋代的忠义之举,表明他们的品德和成就将被后世所铭记。诗人以擎天志指代他们的宏伟志向,静海功成则象征着他们的成功与贡献。诗的最后,借用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缅怀与感悟,产生了对生命与历史的深思。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安魁,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擅长抒情与咏史。其诗作多涉及历史人物与自然景观,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清代,正值国家变革与历史反思的时期,诗人通过对历史人物的缅怀,表达对忠义精神的赞美与对现实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传达了深刻的情感。开篇即引入历史人物,强调他们的忠义与伟大,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敬仰和对忠臣品德的推崇。诗中的“擎天志”和“静海功成”分别象征着宏大的理想与成功的成就,展现了历史人物在国家大义面前的奉献精神。
中间两句“祠合久推人尚德,祭同方信世尊贤”则反映了对德行的重视,强调道德在历史传承中的重要性,增添了诗的厚重感。尾句“犹余生气千秋后,令我低徊窦乳泉”则通过自然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缅怀与自身的反思,展现出一种对生命深刻的思考与对历史的敬畏。
整体而言,诗歌的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既有对历史人物的纪念,也有对人生态度的反思,是一首富有哲理与情感的作品。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缅怀,表达了对忠义精神的赞美,反映出诗人对历史的敬仰与对现实的思考,突显了道德在社会传承中的重要性。
意象词汇
文化内涵
这些意象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赞美,也传达了对理想与道德的追求,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诗词测试
这首诗主要赞美哪两位历史人物?
A. 李光地和桂士章
B. 司马迁和屈原
C. 杜甫和李白
“擎天志在歼金冠”中的“擎天志”指的是什么?
A. 志向高远
B. 追求财富
C. 享受生活
诗中的“窦乳泉”象征什么?
A. 战争
B. 生命的源泉
C. 财富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登高》相比,《过胶山谒李忠定公暨先桂坡公祠》更侧重于对历史人物忠义精神的赞美,而杜甫的《登高》则更多表现了个人的悲伤与对时代的无奈。两者都体现了深刻的历史感,但侧重点有所不同。
以上内容为对《过胶山谒李忠定公暨先桂坡公祠》的详细解读与分析,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诗意和历史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