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过胶山谒李忠定公暨先桂坡公祠》

时间: 2025-05-10 06:08:02

诗句

宋代鼎臣明隐逸,两公忠义贯薪传。

擎天志在歼金冠,静海功成泛蠡船。

祠合久推人尚德,祭同方信世尊贤。

犹余生气千秋后,令我低徊窦乳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6:08:02

原文展示

过胶山谒李忠定公暨先桂坡公祠

作者:安魁 〔清代〕

宋代鼎臣明隐逸,两公忠义贯薪传。
擎天志在歼金冠,静海功成泛蠡船。
祠合久推人尚德,祭同方信世尊贤。
犹余生气千秋后,令我低徊窦乳泉。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李忠定公和桂坡公的敬仰之情。诗中提到这两位历史人物在宋代的忠义之举,表明他们的品德和成就将被后世所铭记。诗人以擎天志指代他们的宏伟志向,静海功成则象征着他们的成功与贡献。诗的最后,借用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缅怀与感悟,产生了对生命与历史的深思。


注释

字词注释

  • 鼎臣:指位高权重的宰相。
  • 明隐逸:指明白和隐逸的生活,暗指圣贤之德。
  • 歼金冠:指消灭金朝,恢复宋朝的志向。
  • 泛蠡船:泛指在湖面上轻快地划船,象征成就和自由。
  • 尚德:推崇德行。
  • 世尊贤:指世间尊重的贤人。
  • 低徊:徘徊、沉思。
  • 窦乳泉:窦乳泉是一处自然景观,象征生命的源泉。

典故解析

  • 李忠定公:李光地,宋代著名的政治家,因其忠诚而被尊称为忠定公。
  • 桂坡公:指桂士章,另一位宋代的忠臣。
  • 泛蠡船:出自《史记·平原君列传》,描述了平原君的游历生活,象征着自由与成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安魁,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擅长抒情与咏史。其诗作多涉及历史人物与自然景观,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清代,正值国家变革与历史反思的时期,诗人通过对历史人物的缅怀,表达对忠义精神的赞美与对现实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传达了深刻的情感。开篇即引入历史人物,强调他们的忠义与伟大,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敬仰和对忠臣品德的推崇。诗中的“擎天志”和“静海功成”分别象征着宏大的理想与成功的成就,展现了历史人物在国家大义面前的奉献精神。

中间两句“祠合久推人尚德,祭同方信世尊贤”则反映了对德行的重视,强调道德在历史传承中的重要性,增添了诗的厚重感。尾句“犹余生气千秋后,令我低徊窦乳泉”则通过自然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缅怀与自身的反思,展现出一种对生命深刻的思考与对历史的敬畏。

整体而言,诗歌的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既有对历史人物的纪念,也有对人生态度的反思,是一首富有哲理与情感的作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宋代鼎臣明隐逸:提到宋代的两位忠臣,表现出对他们的崇敬。
  2. 两公忠义贯薪传:强调他们忠义的精神如薪火相传。
  3. 擎天志在歼金冠:指他们为恢复国家而立下的伟大志向。
  4. 静海功成泛蠡船:比喻他们的成就,像是在静静的海上行船,象征安宁与成就。
  5. 祠合久推人尚德:提到公祠的建立与对德行的推崇。
  6. 祭同方信世尊贤:指与世人共同尊崇那些贤德之人。
  7. 犹余生气千秋后:表现出历史的生气仍在延续。
  8. 令我低徊窦乳泉:诗人对历史的思考与对生命的感悟。

修辞手法

  • 比喻:“擎天志”寓意志向高远。
  • 对仗:“忠义贯薪传”与“尚德”形成对比。
  • 夸张:“千秋后”强调时间的流逝与人物的永存。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缅怀,表达了对忠义精神的赞美,反映出诗人对历史的敬仰与对现实的思考,突显了道德在社会传承中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忠义:象征着高尚的道德品质。
  2. 擎天:代表着宏伟的志向。
  3. 静海:象征内心的宁静与成就。
  4. 窦乳泉:代表生命的源泉与自然的美。

文化内涵

这些意象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赞美,也传达了对理想与道德的追求,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主要赞美哪两位历史人物? A. 李光地和桂士章
    B. 司马迁和屈原
    C. 杜甫和李白

  2. “擎天志在歼金冠”中的“擎天志”指的是什么? A. 志向高远
    B. 追求财富
    C. 享受生活

  3. 诗中的“窦乳泉”象征什么? A. 战争
    B. 生命的源泉
    C. 财富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水调歌头》 — 苏轼
  • 《登高》 — 杜甫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登高》相比,《过胶山谒李忠定公暨先桂坡公祠》更侧重于对历史人物忠义精神的赞美,而杜甫的《登高》则更多表现了个人的悲伤与对时代的无奈。两者都体现了深刻的历史感,但侧重点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李光地与宋代的忠臣文化》

以上内容为对《过胶山谒李忠定公暨先桂坡公祠》的详细解读与分析,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诗意和历史背景。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十一二用喜雪韵四首 其四 点绛唇(己未三月末浣木香亭赋) 望江南 钱塘江三首 二郎神 其一 己未自寿 送曾阿宜往戍 真如劝农二首 蝶恋花 再用前韵二首 再出郊韵三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练形术 塍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欠字旁的字 玄字旁的字 卓然 撩云拨雨 辛字旁的字 职业 浮收勒折 爵饧 飞字旁的字 先务之急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责躬省过 竹字头的字 举前曳踵 衣冠土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