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09: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09:56
南征道寄相送者
作者: 欧阳修 〔宋代〕
楚天风雪犯征裘,
误拂京尘事远游。
谢墅人归应作咏,
灞陵岸远尚回头。
云含江树看迷所,
目逐归鸿送不休。
欲借高楼望西北,
亦应西北有高楼。
在楚地的天空中,风雪袭来,打湿了我的征衣,
误使我在京城的尘事中迷失,向远方的旅程漂流。
谢墅的归人应当吟诵此情,
而站在灞陵岸边,我仍然回头望去。
云层笼罩着江边的树木,令人迷失方向,
眼目追逐着归鸿,送别的情绪无休无止。
我想借高楼眺望西北,
然而西北方向也应该有高楼。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历史学家。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主张文以载道,作品包括《秋声赋》、《岳阳楼记》等,风格清新自然,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创作背景:
《南征道寄相送者》写于欧阳修出征南方途中,表达了对友人和故土的眷恋以及对归乡的思念之情。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人事,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出征时的心境与对故人的思念。开头两句中,风雪的侵袭使得征服者不得不面对外界的困难,然而这种困境也让他感受到对京城繁忙生活的迷茫与无奈。接下来的两句中,提到谢墅归人,表明了人间离别与思念的主题,诗人在灞陵岸边回头望去,显现出他对故土的依恋。
后四句通过描写云层、江树和归鸿,进一步强化了离别的意象。尤其“目逐归鸿送不休”,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沉重与不舍。最后两句中,诗人渴望借高楼观望西北,却又意识到西北也有高楼,隐喻归途的遥远和不可及。整首诗情感真挚,描绘的自然景色与人事交融,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画卷。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故乡的思念与对友人的依恋,表达了征途上的孤独感和对归途的渴望,展现了人世间情感的深邃与复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犯征裘”是指什么?
“目逐归鸿送不休”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中的“灞陵岸”指的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