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0:15: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0:15:27
春漏促。谁见两人心曲。罨画屏风银蜡烛。泪珠红蔌蔌。懊恼欢娱不足。只许梦中相逐。今夜月明何处宿。画桥春水绿。
春天的漏水声急促,谁能理解这两个人心中的曲折情感?那画有花鸟的屏风后,银色的蜡烛摇曳着光影,泪水顺着面颊流下,红润的脸颊上挂满了泪珠。心中懊恼,欢愉却总是不够。只允许我们在梦中追逐。今夜的明月照耀着,不知我又该去哪里栖息?那画桥的春水,依旧是那么的碧绿。
陈克,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以抒情见长,风格细腻而富有情感。他的诗歌常常反映出对爱情、生活的深刻思考和细致描写。
《谒金门》是陈克在春天的一个夜晚所作,表达了他对爱情的无奈与渴望。诗中描绘了春天的美景与内心的失落,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爱情的向往与现实的困境。
《谒金门》是一首充满情感的古诗,透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对爱情的渴望与无奈。诗的开头以“春漏促”引入,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紧接着“谁见两人心曲”则表达了情感的孤独和难以诉说的苦涩。接下来的“罨画屏风银蜡烛”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夜景,蜡烛的微光照亮了两人的相思,营造出一种柔和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
泪水的描写是整首诗的情感高潮,“泪珠红蔌蔌”勾勒出一种情感的奔涌,仿佛诉说着内心的懊恼与不满。诗人在这里展示了对欢娱的渴望却又感到不足,反映了对爱情的期盼与现实的失落。“只许梦中相逐”则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渴望只能在梦中实现的无奈。
最后两句“今夜月明何处宿。画桥春水绿。”以月亮和水的意象收尾,暗示了春夜的美好与诗人内心的孤独,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对比,使得整首诗在美丽的景色中蕴含着深深的思考与感慨。
整首诗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谒金门》的作者是谁?
诗中“春漏促”表达了什么含义?
“泪珠红蔌蔌”中的“泪珠”主要象征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