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8:07: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8:07:44
谒金门
作者: 茅于美 〔近代〕
多少恨,独自凄凉谁问。
寒食春光无定准,
落红深半寸。
不道罗繻新褪,
帘外馀寒犹趁。
堤柳吹棉一阵阵,
还当憔悴尽。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哀愁,多少怨恨与苦闷,独自一人却无人问津。寒食节与春日的光景无常,落花的深度还剩半寸。未曾想过那新褪的罗裙,帘外的寒意仍在侵袭。堤边的柳树随风摇曳,仿佛在诉说着我心中的憔悴与哀伤。
作者介绍: 茅于美,近代诗人,以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著称。他的诗作多以抒情为主,表现个人情感和自然景色。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近代,正值社会动荡和个人情感的纠结时期,诗人通过个人的内心感受,反映了时代的无奈与孤独。
《谒金门》通过对春日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的怀念与对当下孤独的感叹。诗的开头“多少恨,独自凄凉谁问”,直接将诗人内心的苦楚与孤独展现出来,情感深沉而真挚。寒食节的提及,不仅是时间的标记,更是传统文化的象征,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无法回返的过往。
“落红深半寸”一句,运用了形象的比喻,将春天的凋零与人生的无常相联系,落花的深度象征着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忆与惋惜。后面几句通过描写周遭的细节,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寒冷与凄凉。尤其是“帘外馀寒犹趁”,传达出一种无处不在的孤冷感,令人感同身受。
整首诗结构紧凑,情感层层递进,使用了丰富的意象,给人一种深刻而清新的美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见解与感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以春天的景象为背景,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过往的怀念,传达了孤独、无奈与哀伤的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通过哪几种意象表达了孤独的情感?
“落红深半寸”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诗中提到的“寒食”节日暗示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