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06: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06:11
老子谁知密度关,却支筇杖访荒园。故应我辈钟情别,佳话真堪诏子孙。
这位老者又怎能知晓深邃的秘密呢?我却手持拐杖,漫步在荒凉的园子里。可见我等人对于亲友的深情离别,真是值得传颂给后代的美好故事。
吴潜,宋代诗人,字子美,号潜溪,生平不详,但以其在诗词创作中的独特风格和人文思想而著称。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景象和人际关系,常蕴含深刻的哲理。
本诗作于某个闲适的时刻,吴潜在自然环境中感悟人生,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与人与人之间情感的珍视,体现出他对生活的感慨和对美好情感的传承。
这首诗通过对老子哲学的引入,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奥义的思考。首句“老子谁知密度关”便引发人们对人生哲理的思索,暗示了人类对生命和存在的探索是无止境的,老子的智慧虽然深邃,却也并非人人能领悟。接下来的“却支筇杖访荒园”则透出一丝孤独与闲适,诗人手持拐杖,漫步于荒园,似乎在思考人生的意义,或是在追寻心灵的宁静。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淡淡的忧伤和深刻的思考,诗人虽然感慨于人生的无常,却也对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充满感激。最后一句“佳话真堪诏子孙”则将个人的情感升华为一种文化的传承,强调了美好情感的价值,值得后代铭记与传颂。诗意深邃,既有对过去的追忆,也有对未来的展望,充分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整首诗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人与人之间情感的珍视,以及对美好情感的传承,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人文关怀。
“老子谁知密度关”中的“密度关”主要指什么?
诗中的“荒园”象征着什么?
“佳话真堪诏子孙”表达了什么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