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八关斋诗三首 其三》

时间: 2025-04-24 10:07:34

诗句

靖一潜蓬庐,愔愔咏初九。

广漠排林筱,流飙洒隙牖。

从容遐想逸,采药登祟阜。

崎岖升千寻,萧条临万亩。

望山乐荣松,瞻泽哀素柳。

解带长陵坡,婆娑清川右。

泠风解烦怀,寒泉濯温手。

寥寥神气畅,钦若盘春薮。

达度冥三才,恍惚丧神偶。

游观同隐丘,愧无连化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0:07:34

原文展示:

靖一潜蓬庐,愔愔咏初九。广漠排林筱,流飙洒隙牖。从容遐想逸,采药登祟阜。崎岖升千寻,萧条临万亩。望山乐荣松,瞻泽哀素柳。解带长陵坡,婆娑清川右。泠风解烦怀,寒泉濯温手。寥寥神气畅,钦若盘春薮。达度冥三才,恍惚丧神偶。游观同隐丘,愧无连化肘。

白话文翻译:

我静静地隐居在茅庐之中,安详地吟咏着初九的诗篇。广阔的荒野中,林间的小竹被风吹得摇曳生姿,疾风穿过窗户的缝隙。我从容地沉浸在远方的遐想中,采摘草药登上险峻的山峰。攀登崎岖的山路,到达高处,俯瞰着广阔的田野。望着山上的茂盛松树感到快乐,看着水边的枯萎柳树感到哀伤。在长陵坡上解开衣带,在清澈的河边自由地舞动。凉风舒缓了我的烦恼,寒泉洗净了我温暖的手。我的精神感到无比舒畅,仿佛置身于春天的茂密丛林中。我超越了世俗的束缚,心灵恍惚间失去了自我。我与隐士一同游历山丘,感到自己没有他们那样的超凡变化。

注释:

  • 靖一:安静地。
  • 潜蓬庐:隐居的茅庐。
  • 愔愔:安详的样子。
  • 初九:古代易经中的一个卦象,这里指诗篇。
  • 广漠:广阔的荒野。
  • 排林筱:林间的小竹。
  • 流飙:疾风。
  • 隙牖:窗户的缝隙。
  • 从容:不慌不忙。
  • 遐想:远方的想象。
  • 采药:采摘草药。
  • 祟阜:险峻的山峰。
  • 崎岖:山路不平。
  • 千寻:极高的地方。
  • 萧条:荒凉。
  • 临万亩:俯瞰广阔的田野。
  • 荣松:茂盛的松树。
  • 素柳:枯萎的柳树。
  • 解带:解开衣带。
  • 长陵坡:地名。
  • 婆娑:自由舞动的样子。
  • 清川:清澈的河流。
  • 泠风:凉风。
  • 寒泉:寒冷的泉水。
  • 寥寥:稀少。
  • 神气:精神状态。
  • 钦若:仿佛。
  • 盘春薮:春天的茂密丛林。
  • 达度:超越。
  • 冥三才:超越世俗的束缚。
  • 恍惚:心神不定。
  • 丧神偶:失去自我。
  • 隐丘:隐士居住的山丘。
  • 连化肘:超凡的变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支遁(约314-366),字道林,东晋时期著名僧人、文学家。他精通佛学,同时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支遁的诗作多表现隐逸生活和对自然的热爱,风格清新脱俗,对后世影响深远。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支遁隐居时所作,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诗中“靖一潜蓬庐,愔愔咏初九”开篇即营造了一种安静祥和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满足。随后的景物描写,如“广漠排林筱,流飙洒隙牖”,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的壮丽与动态美。诗人在“从容遐想逸,采药登祟阜”中表达了对自然的亲近和对生活的热爱。结尾的“游观同隐丘,愧无连化肘”则流露出诗人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和对自身不足的反思。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支遁的文学才华和深邃的思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靖一潜蓬庐,愔愔咏初九:诗人安静地隐居在茅庐中,安详地吟咏着初九的诗篇。
  2. 广漠排林筱,流飙洒隙牖:广阔的荒野中,林间的小竹被风吹得摇曳生姿,疾风穿过窗户的缝隙。
  3. 从容遐想逸,采药登祟阜:诗人从容地沉浸在远方的遐想中,采摘草药登上险峻的山峰。
  4. 崎岖升千寻,萧条临万亩:攀登崎岖的山路,到达高处,俯瞰着广阔的田野。
  5. 望山乐荣松,瞻泽哀素柳:望着山上的茂盛松树感到快乐,看着水边的枯萎柳树感到哀伤。
  6. 解带长陵坡,婆娑清川右:在长陵坡上解开衣带,在清澈的河边自由地舞动。
  7. 泠风解烦怀,寒泉濯温手:凉风舒缓了我的烦恼,寒泉洗净了我温暖的手。
  8. 寥寥神气畅,钦若盘春薮:我的精神感到无比舒畅,仿佛置身于春天的茂密丛林中。
  9. 达度冥三才,恍惚丧神偶:我超越了世俗的束缚,心灵恍惚间失去了自我。
  10. 游观同隐丘,愧无连化肘:我与隐士一同游历山丘,感到自己没有他们那样的超凡变化。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望山乐荣松,瞻泽哀素柳”中,松树的茂盛比喻快乐,柳树的枯萎比喻哀伤。
  • 拟人:如“广漠排林筱,流飙洒隙牖”中,林筱和流飙被赋予了动态的生命。
  • 对仗:如“崎岖升千寻,萧条临万亩”中,崎岖与萧条、升与临形成对仗。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隐逸生活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满足和对自然的亲近。诗中流露出诗人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和对自身不足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蓬庐:隐居的茅庐,象征隐逸生活。
  • 林筱:林间的小竹,象征自然的生机。
  • 流飙:疾风,象征自然的动态美。
  • 祟阜:险峻的山峰,象征挑战和探索。
  • 荣松:茂盛的松树,象征快乐和生机。
  • 素柳:枯萎的柳树,象征哀伤和凋零。
  • 清川:清澈的河流,象征纯净和自由。
  • 泠风:凉风,象征舒缓和清新。
  • 寒泉:寒冷的泉水,象征洁净和清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靖一潜蓬庐”中的“靖一”是什么意思? A. 安静地 B. 快速地 C. 热情地 D. 悲伤地

  2. “广漠排林筱”中的“排林筱”指的是什么? A. 林间的大树 B. 林间的小竹 C. 林间的花朵 D. 林间的草地

  3. “望山乐荣松”中的“荣松”象征什么? A. 快乐和生机 B. 哀伤和凋零 C. 挑战和探索 D. 纯净和自由

  4. “泠风解烦怀”中的“泠风”是什么意思? A. 热风 B. 凉风 C. 疾风 D. 微风

答案:

  1. A
  2. B
  3. A
  4.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同样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 王维的《山居秋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内心的宁静。

诗词对比:

  • 支遁的《八关斋诗三首 其三》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两者都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支遁的诗更多地展现了内心的超脱和思考,而陶渊明的诗则更多地展现了田园生活的美好。

参考资料:

  • 《晋书》:记载了支遁的生平和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支遁的文学成就和影响。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对支遁诗歌的详细鉴赏和解析。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瑞鹤仙 道中即事 题华严寺 友山李道士抱琴来为予作三曲请诗各为之操· 昼步江村 戊午喜罢和籴 沁园春(寿张府判夫人) 梦太夫人如平生 宿珠桥见龙上天 赠李森幞头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鬥字旁的字 鼠字旁的字 场屋 贤人君子 朱的笔顺怎么写?朱的笔画顺序详解 繁体字的书写方法_掌握繁体字书写技巧 一个半个 城字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城字繁体字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字学习 金字旁的字 火龙黼黻 门字框的字 贝部首的汉字大全_贝部首常用汉字解析 一碗水往平处端 国妆特字的祛斑产品有哪些?这份清单助你快速了解_祛斑产品推荐 斗鸡走狗 载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艸字旁的字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健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九鼎大吕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