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寄题清轩二首》

时间: 2025-04-27 06:33:07

诗句

闻说名轩寄远情,得非游世厌营营。

丈夫出处浑无累,只要心源一点清。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6:33:07

原文展示

寄题清轩二首
作者:刘子翚 〔宋代〕

闻说名轩寄远情,
得非游世厌营营。
丈夫出处浑无累,
只要心源一点清。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说,听说有个名叫“清轩”的地方,可以寄托远方的情感,难道是因为对于纷扰的世俗生活感到厌倦吗?真正的男子汉在世间行走并没有太多的牵挂,只要内心的源泉保持一份清澈就足够了。

注释

  • :古代一种有窗的高架楼房,这里指代一个清雅的地方。
  • 营营:形容忙碌、纷扰的样子。
  • 出处:指人的出身和所处的环境。
  • 心源:心灵的源头,指内心深处的情感。

典故解析

“清轩”可以理解为一种理想的栖息地,代表着一种超脱尘世的清净生活。诗中提到的“丈夫出处”反映了古代士人的壮志与追求,强调心灵的清净比世俗的成就更为重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子翚,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关注自然与人心,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士人追求理想、渴望超脱之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浮躁与对清净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寄题清轩二首》通过“清轩”这一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情感的寄托和对世俗繁忙的厌倦。在诗的开头,诗人提到“闻说名轩寄远情”,暗示对理想居所的向往,这种情感寄托在清雅的环境中得以实现。紧接着,诗人质疑这种心境的来由,是否源自于对世俗生活的厌倦。这种内心的挣扎与反思,展示了诗人作为“丈夫”的理想与责任,同时也表现出一种对清净、淡泊生活的追求。

最后,诗人强调,真正的男子汉不应该被世俗所累,只需心中有一份清澈的情感来源。这里的“心源一点清”不仅表达了内心的宁静,更揭示了追求真理与自我实现的哲学思考。整首诗透过简练的语言和清晰的逻辑,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与洒脱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闻说名轩寄远情:听说“清轩”这个地方可以寄托远方的情感。
  2. 得非游世厌营营:难道是因为对世俗生活的纷扰感到厌倦吗?
  3. 丈夫出处浑无累:真正的男子汉在世间行走并没有太多的负担。
  4. 只要心源一点清:只要内心的源泉保持一份清澈就足够了。

修辞手法

  • 对仗:全诗的句式对称,形成一种和谐的节奏。
  • 反问:通过反问句式加强诗人对情感与世俗的思考。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对清净生活的追求,强调内心的宁静和清澈比外在的成就更为重要,表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清轩:象征理想的栖息地,代表诗人向往的清净生活。
  • 远情:体现对远方情感的寄托,表现诗人的情感深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清轩”象征什么? A. 繁华的都市
    B. 理想的栖息地
    C. 乡村的田园
    D. 忙碌的生活

  2. “丈夫出处浑无累”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世俗生活的逃避
    B. 对人生责任的承担
    C. 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D. 对权力的追逐

答案

  1. B
  2.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同样表达了对清净生活的渴望和对世俗的超脱。

诗词对比

  •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进行比较,二者都体现了对自然与内心宁静的追求,但王维更强调自然的美,刘子翚则更侧重于内心的情感。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古诗词解读》
  • 《宋代诗人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游庐山涂中杂诗三首 宴清都(太母诞辰) 小诗遗人谒邑令 杂诗二十七首 黄雀 戏示子舍二首 其二 题俞{扌堇}画八景 秋风歌 法曲(入破第二) 琴操·雉朝飞操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千里之足 遁光不耀 立刀旁的字 挥戈回日 毛字旁的字 节食省衣 角字旁的字 有一无二 冒突 万里鹏翼 荣践 歳热 羊字旁的字 辰字旁的字 有年无月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