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37: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37:26
阑珊心绪,醉倚绿琴相伴住。
一枕新愁,残夜花香月满楼。
繁笙脆管,吹得锦屏春梦远。
只有垂杨,不放秋千影过墙。
在微弱的灯光下,心中思绪纷乱,醉意朦胧,依靠着绿琴相伴。
一夜间新愁涌现,残夜中花香扑鼻,明月高悬,照满了楼阁。
悠扬的笙管声,似乎把春梦吹得遥远了。
唯有那垂柳依然,不让秋千的影子穿过墙去。
“垂杨”常常与离别、思念有关,寓意深远。古人常用柳树来象征离别和思恋,尤其是在春天,柳树的柔美与愁绪相辅相成。
作者介绍:项鸿祚(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精于诗词,风格多样,善于描绘自然风光及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春夜,正值花香四溢之时,作者在夜深人静时听到隔墙传来的歌声,引发了他内心的思绪,表达了孤独与思念的情感。
这首《减字木兰花·春夜闻隔墙歌吹声》通过音乐与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在春夜中的复杂情感。诗的开头“阑珊心绪,醉倚绿琴相伴住”,传达出一种迷离的状态,似乎是由于夜晚的花香与月亮的照耀,令诗人心中涌起了新的愁绪。接着,诗人描述了夜深时的音乐,繁笙脆管声远去,仿佛把春天的美梦也带走了,令人感到无奈与惆怅。
“只有垂杨,不放秋千影过墙”一句,最后的意象让人感觉到一种留恋与不舍,虽然歌声远去,但那垂柳却依然在,似乎在守护着这一份春夜的回忆。整首诗情景交融,语言简练而含蓄,情感真挚而细腻,恰如春夜的轻柔与温暖。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写春夜的景象和隔墙传来的歌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思念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诗词测试:
诗中“阑珊”指的是什么?
A. 明亮
B. 微弱
C. 繁华
“一枕新愁”意指什么?
A. 新的快乐
B. 新的忧愁
C. 新的希望
诗中提到的乐器是?
A. 古筝
B. 笙
C. 琵琶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项鸿祚的《减字木兰花·春夜闻隔墙歌吹声》与李清照的《如梦令》进行对比。两者均通过音乐与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个人的孤独与思念,但李清照更侧重于对已逝爱情的怀念,而项鸿祚则更注重于春夜的孤独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