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仗锡平老具舟车迎前天衣印老印悉遣还策杖访之作二绝句奉送兼简平 其二》

时间: 2025-08-09 11:55:31

诗句

鱼鼓声中白氎巾,南山笋蕨一番新。

长安不是无卿相,林下平津独可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9 11:55:31

原文展示:

鱼鼓声中白氎巾,南山笋蕨一番新。长安不是无卿相,林下平津独可人。

白话文翻译:

在鱼鼓声中,我头戴白色的氎巾;南山的竹笋和蕨菜又新鲜了一番。长安并不是没有像你这样的贤士,只有在林下的平津才有你这样的人。

注释:

  • 氎巾:一种白色的头巾。
  • 鱼鼓声:指的是用鱼鼓演奏的音乐,常用于节庆或聚会。
  • 南山:指南边的山,象征清幽的环境。
  • 卿相:古代对贤士或有才之人的称呼。
  • 平津:意指风景优美的地方,通常指的是江河湖泊的平静水面。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长安”和“卿相”均为古代文人所熟悉的典故。长安是唐朝的都城,象征着繁华与权力;而“卿相”则是对那些有才之士的尊称,反映了诗人对人才的渴望和对现实的隐忧。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他一生致力于国家的复兴与民族的解放,作品题材广泛,风格多样。
  •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陆游晚年,正值南宋国势日渐衰弱,诗人对国家和社会的忧虑愈发显著,表现出对贤才的渴望和对美好环境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宁静的南山风景,表达了对人才的渴望和对现实的深思。开头描写“鱼鼓声中白氎巾”,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在一片悠闲的氛围中,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情景。接着提到“南山笋蕨一番新”,通过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期盼。最后两句则触及了诗人对社会的反思,尽管长安繁华,但缺乏真正的贤士,只有在林下的平津才能找到真正的人才。这种对比不仅反映了作者的抱负和焦虑,也传递出一种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鱼鼓声中白氎巾”:在热闹的鱼鼓声中,我佩戴着白色的头巾,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
    • “南山笋蕨一番新”:南山的竹笋和蕨菜又新鲜了一番,展现出自然的美好与生命的活力。
    • “长安不是无卿相”:长安虽然繁华,却缺乏如你般的贤士,暗指社会的失落。
    • “林下平津独可人”:只有在这宁静的林下水边,才能找到真正的人才,表达了对自然与人的向往。
  • 修辞手法

    • 对仗:前两句采用对仗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贤士比作自然中的新鲜事物,突出其重要性。
  • 主题思想: 诗歌反映了对人才的渴望与对现实的失望,表达出诗人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和对当下状况的无奈。

意象分析:

  • 鱼鼓声:象征节庆与生活的热闹。
  • 白氎巾:代表纯洁与简单的生活态度。
  • 南山笋蕨:自然的生机,象征生长与希望。
  • 长安:繁华的象征,现实中的失落与无奈。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白氎巾”指什么?
      • A. 一种乐器
      • B. 一种头巾
      • C. 一种食物
    2. 诗人对“长安”的看法是?
      • A. 繁华无比
      • B. 缺乏贤士
      • C. 充满希望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山居秋暝》
  • 诗词对比

    • 陆游与杜甫的作品都表现出对国家和社会的关注,但陆游更加表达了对人才的渴望,而杜甫则更侧重于国家的苦难与民生的艰辛。

参考资料:

  • 陆游诗集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哭{匠斤换赣}十五章 清平乐(寿赵民则提刑,时新除,且素不喜饮) 江神子(闻蝉蛙戏作) 六州歌头·晨来问疾 八声甘州(寿建康帅胡长文给事。时方阅拆红梅之舞,且有锡带之宠) 浣溪沙·赠子文侍人名笑笑 赠申孝子世宁 书清凉境界壁 题福州参泉二首 东坡引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地灵人杰 至字旁的字 鬼字旁的字 雪浦 中留不报 山棚 纳头便拜 逗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八字旁的字 诗结尾的成语 包含银的词语有哪些 只鸡絮酒 可望而不可及 佞笑 秋稼 田字旁的字 狼狈为奸 寸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