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44: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44:55
不信前溪渡,渔舠可径通。
几湾瓜蔓水,一剪柳丝风。
海燕翻波惯,吴儿拍棹工。
客心孤绝处,天末有归鸿。
我不相信前面的溪水可以渡过,渔船却可以直接通行。
几湾水面上有瓜蔓漂浮,微风中柳丝轻轻摇曳。
海燕习惯在波涛中翻飞,吴地的少年熟练地划着船桨。
在这孤独的地方,我的心情非常沉重,天边有归鸿飞过。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归鸿”常用来形容游子对故乡的思念,鸿雁在古代被视为信使,象征着归来的希望和思乡的情感。
作者介绍: 刘臻,清代诗人,生活在一个诗歌盛行的时代。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表达游子情怀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作者泛舟小溪时,可能是一次游历,表达了他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心中对故乡的思念与孤独。
这首诗以清新的自然描写和深沉的情感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对旅途中景色的细腻观察与对故乡的深切怀念。诗的开头两句,通过“不信前溪渡,渔舠可径通。”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疑惑和对船只行驶的顺利描绘,形成了一个鲜活的画面。接下来的几句,运用细腻的意象,如“几湾瓜蔓水”和“一剪柳丝风”,将自然的柔美与流动感传达得淋漓尽致。在描写海燕与吴儿的工艺时,诗人将自然与人文相结合,展示了江南水乡的生动场景。
然而,诗的最后两句则转入内心的孤独与思乡之情,表现了身在异乡的游子对故土的深切怀念,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对比,给人以深思。整首诗在清新自然的外表下,蕴含着浓郁的情感,使得读者不仅欣赏到美丽的景色,也感受到游子心中的孤独与渴望。
逐句解析:
不信前溪渡,渔舠可径通。
表达诗人对溪水的怀疑,同时表明渔船行驶的顺畅,暗示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几湾瓜蔓水,一剪柳丝风。
描绘水面上漂浮的瓜蔓和轻盈的柳丝,展现出自然的柔美与宁静。
海燕翻波惯,吴儿拍棹工。
通过海燕的习性和吴地少年划船的熟练,描绘出江南水乡的生动景象,传递出一种生活的活力。
客心孤绝处,天末有归鸿。
最后转入诗人的内心,表达出对故乡的思念与孤独感,归鸿象征着对故乡的渴望与希望。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江南水乡景色的描绘,表达了游子在外的孤独与对家的思念,展现了自然美与人文情感的结合,传递出对于故乡深切的眷恋。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海燕”主要代表什么?
A. 归乡的信使
B. 自由飞翔的生物
C. 渔船的工具
答案:B
“客心孤绝处”主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孤独与思念
C. 忧愁
答案:B
诗中提到的“归鸿”是用来比喻什么?
A. 自由的生活
B. 思乡的情感
C. 自然的美丽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刘臻的这首诗在自然描写上更为细腻,而王维则侧重于寂静与内心的宁和。两者都表达了游子对自然的热爱,但在情感的表达上有着不同的侧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