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鹧鸪天》

时间: 2025-05-22 23:26:56

诗句

业力先牵愿力孱。

敢将疏隽犯红颜。

飘沦何事尘泥辨,喧寂无非醒梦间。

思电笑,胜名山。

途穷奔驭可知还。

无端多少闲言语,误了颦眸一晌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2 23:26:56

原文展示:

业力先牵愿力孱。敢将疏隽犯红颜。
飘沦何事尘泥辨,喧寂无非醒梦间。
思电笑,胜名山。途穷奔驭可知还。
无端多少闲言语,误了颦眸一晌看。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以“业力”与“愿力”的牵引开篇,表达了对命运与愿望之间关系的思索。作者不敢轻易地对美丽的女子表白,生怕自己的情感被世俗所扭曲。对于迷醉于尘世的自己,诗人感慨不已,认为世间的喧嚣与寂静都不过是梦醒的时刻。情感如闪电般瞬间而至,胜过巍峨的名山。面对人生的尽头,心中充满不安与困惑,最终却发现那些无聊的闲言碎语,让自己多次错失了与美人相视的机会。

注释:

  • 业力:指因果法则,暗指前世所作的善恶之事对今生的影响。
  • 愿力:人内心的渴望与期许。
  • 疏隽:指疏远和独特,形容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却又不敢靠近。
  • 飘沦:漂浮、沉沦,形容人在世间的迷失。
  • 思电:形容思绪如电光般闪烁。
  • 颦眸:皱眉和眼神,暗示思考与情感的纠缠。

典故解析:

该诗并未直接引用典故,但“业力”和“愿力”的概念可以追溯到佛教哲学,其中业力强调个人行为的因果关系,而愿力则是指内心的渴望和追求。此外,诗中提到的“名山”可能象征着人们追求的理想与卓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俞平伯(1899年-1990年),原名俞作霖,江苏无锡人,是中国现代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和翻译家,尤其以其古诗词创作而闻名。他的诗风清新婉约,常表达个人情感与对人生的哲思。

创作背景:

这首《鹧鸪天》创作于近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之际,诗人通过个人的情感体验,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生活的思考和对美好情感的渴望。

诗歌鉴赏:

《鹧鸪天》是一首将个人情感与哲理思考相结合的诗作。诗人以“业力”和“愿力”两者的对比,引入了情感与命运之间的深刻探讨。开篇即以“业力先牵”展现了个体在命运面前的无奈,而“愿力孱”则揭示了内心渴望的脆弱。在这一对立的描写中,诗人展示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却又因世俗的种种限制而感到无奈。

接下来的句子“飘沦何事尘泥辨”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诗人对于世俗的迷茫与困惑,表现出一种对自身处境的反思。诗中“思电笑,胜名山”的意象,将瞬间的情感与永恒的理想进行对比,表现出一种情感的瞬息万变和难以捉摸。最后几句则集中于诗人对闲言碎语的批判,表达了对真实情感的渴望与对虚伪世俗的失望,形成了强烈的情感对比。

整首诗在结构上严谨,情感上真挚,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业力先牵愿力孱:命运的力量先行,愿望的力量却显得微弱。
  2. 敢将疏隽犯红颜:不敢轻易对美丽的女子表达情感。
  3. 飘沦何事尘泥辨:在世间迷失,究竟何以分辨真实与虚幻。
  4. 喧寂无非醒梦间:喧嚣与寂静不过是梦醒时的瞬间。
  5. 思电笑,胜名山:思念的瞬间如电光般闪烁,胜过巍峨的山峰。
  6. 途穷奔驭可知还:在困境中奔走,最终能否返回心灵的安宁。
  7. 无端多少闲言语:无端的闲聊满天飞舞。
  8. 误了颦眸一晌看:因此错过了与美人相视的机会。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思绪比作电,形象生动。
  • 对仗:如“喧寂”与“醒梦”,对比鲜明。
  • 排比:通过一系列的对比深化情感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个人情感与命运的探讨,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对世俗的反思以及对纯真情感的渴望。诗人以深邃的哲理思考与细腻的情感描绘,使整首诗既具哲理性又不失抒情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业力:象征命运的无常与不可控。
  • 愿力:象征内心的渴望与追求。
  • 红颜:象征美好与青春,常用于表达对美丽女性的向往。
  • 名山:象征理想与远大追求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业力”在诗中指代什么? A. 个人努力
    B. 前世因果
    C. 社会责任

  2. 诗中“思电笑”表现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瞬间的思念
    C. 对未来的期待

  3. 诗人对“闲言语”的态度是? A. 赞同
    B. 批判
    C. 无所谓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红楼梦》中对爱情与命运的探讨。
  • 李白的《将进酒》,同样表达对理想与人生的思考。

诗词对比:

  • 比如李清照的《如梦令》,在情感表达上更为细腻,但同样涉及爱情与人生的感慨。
  • 杜甫的《春望》,则从国家的角度探讨个人命运,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1. 《俞平伯诗词选》
  2.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3. 《诗词的语言与技巧》

通过以上结构化的内容,读者不仅能理解《鹧鸪天》的诗意,还能深入探讨其背后的文化与情感,提升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

相关查询

夜闻独鸟啼 七夕 答僴奴、重阳二甥(僴奴赵氏甥伉,重阳崔氏甥播) 送宣城路录事 简陟、巡、建二甥(卢氏生) 答冯鲁秀才 自尚书郎出为滁州刺史(留别朋友兼示诸弟) 送崔叔清游越 寄洪州幕府卢二十一侍御(自南昌令拜,顷同官洛阳) 对春雪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老字二怎么写?老字二的笔顺详解与书写技巧_汉字笔顺学习 马字旁的字 四字头的字 玉字旁的字 东陵道 禾木旁的字有哪些?带禾木旁的汉字大全 不可名貌 包含椒的词语有哪些 乘高决水 胸结尾的成语 改图 引以为戒 丨字旁的字 铜浇铁铸 一路之哭 空字的拼音详解_空字的正确拼音写法 克字旁的字 括厉 人字部首的字有哪些字 足字旁的字有哪些?带足的汉字大全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