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次韵赠钱德钧》

时间: 2025-05-18 09:29:57

诗句

嗜书仍好古,为疊一生心。

搜抉无遗隐,幽龙不废吟。

云鸿渺何许,烟海浩滩寻。

怅望高深意,秋空起暮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8 09:29:57

原文展示:

次韵赠钱德钧
作者: 陈深 〔宋代〕

嗜书仍好古,为疊一生心。
搜抉无遗隐,幽龙不废吟。
云鸿渺何许,烟海浩滩寻。
怅望高深意,秋空起暮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古籍的热爱与追求,强调了他一生对书籍的执着。作者在古书中不断探索,尽力寻找那些不易察觉的隐秘,正如幽龙在吟诵。面对浩瀚的云海与滔滔的烟波,作者感到渺小而无处寻觅,只能怅然望着高远的思想,心情随着秋天的阴霾而沉重。

注释:

  • 嗜书:爱好书籍。
  • 仍好古:依然喜欢古代的书籍。
  • :叠加、积累。
  • 搜抉:仔细搜寻和挖掘。
  • 幽龙:指深藏的才华或志向。
  • :吟诵、歌唱。
  • 云鸿:天上的云和大雁,象征远方与自由。
  • 烟海:烟雾弥漫的海面,形容景象的浩渺。
  • 怅望:失落而渴望地凝视。
  • 高深意:深奥的哲理或思想。
  • 暮阴:傍晚的阴云,象征忧愁的心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深是宋代的一位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他的诗歌作品常表现出对古籍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其风格清新脱俗,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作者与友人钱德钧的交往之际,可能是表达对古文化的敬仰以及对友人的赞美。诗中渗透着对知识的追求与对人生哲理的反思,背景中也反映出宋代士人对于文化、知识的崇尚。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书籍与古文化的热爱,展现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与追求。开头两句“嗜书仍好古,为疊一生心”,明确了作者对书籍的深厚情感和对古代文化的执着。作者不仅仅是表面上的爱好,更是将其视为一生的追求。在接下来的“搜抉无遗隐”中,作者展现了自己对知识的渴望与探索的决心,强调了在学习过程中不放过每一个细节。

“云鸿渺何许,烟海浩滩寻”则利用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在求知过程中所感受到的渺小和无奈。这里的“云鸿”与“烟海”不仅是自然界的描写,更是对人生广阔而复杂的隐喻,象征了作者在知识海洋中寻觅的艰难与不易。

最后一句“怅望高深意,秋空起暮阴”通过“怅望”二字,传达了作者对高深思想的向往与追求中产生的失落感。秋天的阴云也代表了作者内心的忧愁与思考,增添了整首诗的情感层次。

整首诗在形式上保持了古诗的优雅与精炼,内容上则深刻而富有哲理,体现了宋代文人对文化的追求与对自我内心的探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嗜书仍好古:表达了作者对书籍的热爱和对古代文化的情有独钟。
  2. 为疊一生心:指这个热爱是作者一生的心愿与追求。
  3. 搜抉无遗隐:强调作者在追求知识时,力求不留遗憾,仔细探索每一个细节。
  4. 幽龙不废吟:比喻作者如同深藏的龙,尽管不常被人发现,但依然在不断地创作与吟诵。
  5. 云鸿渺何许:描绘了作者对知识的渺茫追寻,表现出一种对远方的向往。
  6. 烟海浩滩寻:象征着在浩瀚的书海中寻找知识的艰难与不易。
  7. 怅望高深意:表达了作者对深奥理念的渴望,因难以触及而感到失落。
  8. 秋空起暮阴:借秋天的阴云来反映内心的忧郁与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幽龙”比喻作者的才华深藏不露。
  • 对仗:如“云鸿渺何许,烟海浩滩寻”,形成了和谐的音韵。
  • 象征:秋空与暮阴象征着作者内心的惆怅与对理想的追求。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对书籍与古文化的热爱,表现出作者在求知道路上的执着与艰难,同时流露出对深奥思想的渴望与内心的孤独感。诗中既有对文化的追求,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宋代文人的精神风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书籍:象征知识、智慧与文化。
  • 云鸿:象征渴望、理想与追寻。
  • 烟海:象征浩瀚的知识与人生的广阔。
  • 秋空:象征思考、感伤与季节的流逝。

这些意象不仅在表面上描绘自然景象,更深层次地反映了作者对生活与知识的感悟,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陈深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 A. 唐代
    • B. 宋代
    • C. 元代
    • D. 明代
  2. “嗜书仍好古”的意思是?

    • A. 只喜欢现代书籍
    • B. 依然热爱古代书籍
    • C. 对书籍没有兴趣
    • D. 喜欢书籍和古代文化
  3. “怅望高深意,秋空起暮阴”中的“暮阴”象征什么?

    • A.快乐
    • B.忧愁
    • C.希望
    • D.明亮

答案:

  1. B. 宋代
  2. B. 依然热爱古代书籍
  3. B. 忧愁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表现了对理想与内心情感的思考。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描绘自然景象与人间情感的结合。

诗词对比:

  • 《登高》(王之涣):同样通过自然景象反映作者的思考与情感,展现出高远的志向与孤独的感受。
  • 《黄鹤楼》(崔颢):通过对远方的描绘表达思乡之情,体现了对文化与历史的追忆。

以上对比展示了不同诗人在同一主题上各具特色的表现,展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丰富内涵与多样性。

参考资料:

  • 相关古诗词集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留辞杭州姚合郎中 赠皎然上人 山居秋思 送陆判官防秋(一作送防秋人) 送灵应禅师(一作送禅师) 旅情 赠王道士 送张諲之睦州 书实上人房(一作送晏上人,一作寄林禅师) 京口赠崔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推食解衣 田字旁的字 生字旁的字 一个皮一个页读什么字_一个皮一个页的拼音与写法详解 治气养生 孤结尾的成语 浇态 包含肥的词语有哪些 慎言慎行 贝锦萋斐 屮字旁的字 金甲豆 蝒马 郤诜高第 士字旁的字 苗字旁的汉字有哪些_苗字旁的字 悬繁体字怎么写?悬字繁体书写详解_汉字繁体学习 阴藤 两点水偏旁汉字大全_两点水常用字详解 无精打采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