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路傍桃树》

时间: 2025-05-06 03:39:09

诗句

为爱桥边半树斜,解衣贳酒隔桥家。

唐人苦死无标致,只识玄都观里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3:39:09

原文展示:

为爱桥边半树斜,
解衣贳酒隔桥家。
唐人苦死无标致,只识玄都观里花。

白话文翻译:

为了喜爱那桥边的半株桃树,
我解开衣服畅饮美酒,隔着桥对那家人。
唐代的人死去也没有什么标志,
只知道玄都观里的桃花。

注释:

  • 为爱:因喜爱。
  • 桥边:桥的旁边。
  • 半树斜:半边树木倾斜。
  • 解衣贳酒:解开衣服,享受美酒。
  • 隔桥家:隔着桥的那家人。
  • 唐人:指唐代的人。
  • 苦死:痛苦地死去。
  • 无标致:没有什么标志或痕迹。
  • 玄都观:指道教著名的玄都观,位于长安,象征着理想与美好。

典故解析:

“玄都观里花”提到的是唐代著名的道教圣地——玄都观,寓意着理想的境界和美好的追求。唐人苦死无标致则反映了历史的无情与转瞬即逝的生命,让人感受到一种对过往的沉重感。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刘克庄,字季真,号梦莼,宋代著名诗人,以词和诗闻名,其作品风格清新俊逸,常表现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的结合。
  •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和文化变迁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表达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思考。

诗歌鉴赏:

《路傍桃树》是一首典型的宋代诗作,诗人通过简单的桥边桃树,传达出深厚的情感。诗的前两句描绘出一种悠闲自在的生活场景,借助桃树的意象,展现出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态度。而后两句则突显了对往昔的缅怀,尤其是唐人苦死无标致一语,流露出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慨。这种对比不仅让人感受到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让人思考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整体上,诗中蕴含着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以及对历史的反思,具有深远的哲学意味。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为爱桥边半树斜:诗人因喜爱而留意桥边斜生的桃树,暗喻对自然的热爱。
    • 解衣贳酒隔桥家:解开衣服饮酒,表现出一种放松和享受的状态,同时隔桥的情形也似乎暗示着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 唐人苦死无标致:唐代人虽然有过辉煌,但如今只剩下苦楚与无名,反映出历史的变迁。
    • 只识玄都观里花:诗人只记得那玄都观的花,这里包含着对美好事物的追忆。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桃树比喻为一种美好事物的象征。
    • 对仗:诗句结构整齐,形成了音韵的和谐。
    • 拟人:桃树的生长状态被描绘得如同情感的寄托,增加了诗的情感深度。
  •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自然与人之间的关系,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历史无常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

意象分析:

  • 桃树:代表生命的美好与短暂,象征着春天与希望。
  • :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距离,暗示着生活中的隔阂与联系。
  • :象征着放松和享受,表达出对生活的热爱与愉悦。
  • 玄都观:象征着理想境界与道教文化的传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桥边”有什么象征意义?

    • A. 交通便利
    • B.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 C. 自然景观
  2. “唐人苦死无标致”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唐代的怀念
    • B. 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 C. 对历史的无情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庐山谣》
  • 诗词对比

    • 对比作品:李白的《月下独酌》
    • 解读:两首诗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感慨,但刘克庄的《路傍桃树》更多地关注历史的无常,而李白则更强调个人的孤独与情感的宣泄。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古典诗词解析》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壬戌人日南溪暮景三首 又和二绝句 其二 过吕城闸六首 寄题朱元晦武夷精舍十二咏 其八 晚对亭 西园早梅二首 其二 中秋前一夕玩月 寄张钦夫二首 见王宣子侍郎二首 晚过侧溪山下 书王右丞诗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豆字旁的字 名帖 奔走之友 浪淘沙 反文旁的字 言和心顺 救结尾的成语 比字旁的字 包含澄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素的成语 疾雷迅电 枪排 髟字旁的字 品柱 冤侮 戚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扶善惩恶 恕不奉陪 丨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