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十五日同登大慈寺楼得远字》

时间: 2025-04-27 03:17:59

诗句

重楼得云气深隐,户牖谁能发关键。

楼下轮蹄涣散驰,行人一顾不容返。

好游独是我辈闲,褰衣直上相推挽。

层轩危槛倚欲遍,更假胡床同息偃。

西南繁会惟此都,昔号富饶今已损。

填城华屋故依然,孰为君王爱基本。

茫茫八表聊纵目,情知日近长安远。

白云浩荡飞鸟没,玉笙凄凉红纷晚。

染王吹台得李杜,黄公酒垆醉嵇阮。

高峰千载凛莫攀,与世相济徒混混。

荷衣蕙带芙蓉裳,野服犹堪敌华衮。

去梯熟复共君谋,杀马毁车从此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3:17:59

原文展示:

重楼得云气深隐,户牖谁能发关键。楼下轮蹄涣散驰,行人一顾不容返。好游独是我辈闲,褰衣直上相推挽。层轩危槛倚欲遍,更假胡床同息偃。西南繁会惟此都,昔号富饶今已损。填城华屋故依然,孰为君王爱基本。茫茫八表聊纵目,情知日近长安远。白云浩荡飞鸟没,玉笙凄凉红纷晚。染王吹台得李杜,黄公酒垆醉嵇阮。高峰千载凛莫攀,与世相济徒混混。荷衣蕙带芙蓉裳,野服犹堪敌华衮。去梯熟复共君谋,杀马毁车从此遁。

白话文翻译:

在高楼上,云雾缭绕,深藏隐秘,窗户大门又有谁能打开?楼下车轮声响,马蹄飞驰,行人略一回眸便不再返回。我们这一代人,闲暇之余最喜欢游玩,衣袂飘飘,想要直上高处,彼此推挽。高层的窗栏岌岌可危,想要尽览四周的景色,更希望能借着胡床稍作休息。西南方的繁华,如今只剩下这一座城市,以前号称富饶,如今却已损失惨重。城里华丽的房屋依然存在,究竟是谁让君王如此深爱这个地方?茫茫八方,随意放眼望去,心知日子渐近,但长安却依然遥远。白云浩荡,飞鸟渐渐消失,玉笙声中凄凉,红花在晚风中飘零。染王在台上吟咏李杜的诗句,黄公在酒肆中醉饮嵇阮的乐曲。高峰巍峨,千年寒冷,谁还敢攀登?与世相济,徒然迷惘。穿着荷衣、蕙带、芙蓉的服饰,野外的衣衫仍可与华丽的袍子相抗衡。离开阶梯,之后与君一起策划,杀马毁车,今后就此隐退。

注释:

  • 重楼:指高楼。
  • 深隐:深藏不露。
  • 户牖:门窗。
  • 轮蹄:车轮和马蹄。
  • 褰衣:提起衣服。
  • 胡床:一种用来坐的椅子。
  • 长安:古代中国都城,象征繁华与理想的生活。
  • 染王:指染衣的工匠。
  • 黄公:指黄公望,是元代画家、诗人。
  • 嵇阮:指嵇康和阮籍,是著名的音乐家和诗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薰,字子美,号秋水,宋代诗人,其作品多描绘山水景色和人生感悟,风格清新脱俗,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十五日,诗人同友人登上大慈寺的高楼,借此写景抒怀,表达了一种对繁华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登楼所见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繁华已逝的感伤。诗人在高楼之上,云雾缭绕,透出一种超然的感觉,但随之而来的却是对现实的深思与惆怅。诗中“楼下轮蹄涣散驰,行人一顾不容返”描绘出车马喧嚣、行人匆匆的繁忙景象,令人感受到世事的变迁与人心的浮躁。接着,诗人转向自我反思,从中引出对生活的感悟,强调了“好游独是我辈闲”,表现出一种超脱与闲适的心态。整首诗在描绘美景的同时,也反映出对社会现实的思考,表现出一种孤独与无奈的情感。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交织,使得整首诗在语言上既有视觉的美感,也有思想的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重楼得云气深隐:高楼上笼罩着浓厚的云雾,显得深邃而隐秘。
  • 户牖谁能发关键:窗户和门扇有谁能打开,暗示一种无法打破的封闭感。
  • 楼下轮蹄涣散驰:楼下,车轮和马蹄声响,喧闹而散乱。
  • 行人一顾不容返:行人一看便不想再回头,表现出对外界的向往与不舍。
  • 好游独是我辈闲:我们这一代人,闲暇时最喜欢游玩。
  • 褰衣直上相推挽:提起衣服,直上高处,彼此相互推挽。
  • 层轩危槛倚欲遍:高层窗栏岌岌可危,想要尽览四周的景色。
  • 更假胡床同息偃:希望能借着胡床稍作休息。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将楼与云气的结合,表现出楼的高度与隐秘。
  • 对仗:如“褰衣直上相推挽”,上下句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赋予自然景物以人类的情感,如“白云浩荡飞鸟没”。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繁华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通过高楼的景象,展现出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意象分析:

  • 高楼:象征着理想与追求。
  • 云气:代表着不确定与梦幻。
  • 马蹄与车轮:象征着世俗的繁忙与喧嚣。
  • 长安:象征着理想的生活与向往的归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重楼得云气深隐”的意思是?

    • A. 高楼上有浓厚的云气
    • B. 高楼上的景色非常美丽
    • C. 高楼上看不到任何东西
    • D. 高楼上有很多人
  2. 诗中的“长安”象征什么?

    • A. 繁华的都市
    • B. 诗人的家乡
    • C. 理想的生活
    • D. 难以到达的地方

答案:

  1. A
  2.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李白《庐山谣》:同样描绘山水,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现实的逃避。
  • 杜甫《春望》:虽同样反映现实的苦闷,却更关注社会的动荡。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
  • 《李白与杜甫的诗歌比较研究》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依韵和刘原甫舍人扬州五题 竹西亭 答张子卿秀才 送阎仲孚郎中南游山水 依韵和禁烟近事之什 寄达观禅师 辛著作知西京永宁 端明李侍郎挽歌三首 送白珙秀才 正仲见赠依韵和答 逢谢师直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蒙晦 白字旁的字 爱惜羽毛 建之底的字 来迎去送 牛字旁的字 糹字旁的字 神闲气静 溟涨 绥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知人善任 助结尾的成语 龆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标称 疋字旁的字 郁令 猜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貌合神离 波澜不惊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