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37: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37:22
落叶二首
作者: 吴之英
旧是东皇爱养臣,又惊风气逐时新。
未应骨格高前辈,已把文章托后尘。
多谢斧斤宽法律,频蒙雨露减精神。
百年护得黄云厚,且听庖人话积薪。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古今文人的感慨与思考。诗人在感叹东皇(古代神话中的帝王)只爱那些旧有的臣子,而如今的风气却逐渐改变。自己未必能像前辈那样高洁,但已经将自己的才华寄托于后世。感谢斧斤(指法律的严厉)宽松,偶尔得到一些雨露(即恩惠),但精神却也减弱。经过百年的守护,黄云厚重(象征着积累的文化底蕴),不妨听听厨房的人(庖人)聊聊柴薪的事(即生活琐事)。
吴之英(1845-1927),字子英,号渭山,晚清民国时期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风注重抒情,常表现对社会现实的关怀以及对传统文化的思考。
这首诗创作于社会变革的时期,正值近代中国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过程中,诗人通过落叶的意象,反映了对历史和未来的思索。
《落叶二首》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作,诗人通过“落叶”这一意象,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怀念与对现实的失落感。诗中“东皇爱养臣”暗示着传统文化的权威性与对旧有体制的依赖,然而随着社会的变迁,这种依赖逐渐被新风气所替代。诗人在感叹中流露出一种对自身境遇的无奈与反思。
诗的后半部分提到“多谢斧斤宽法律,频蒙雨露减精神”,这反映了诗人对法律宽松的感激,同时也揭示了这种恩惠的脆弱性。诗人在黄云厚重的文化背景下,似乎在寻找一种自我价值的体现。通过“庖人话积薪”,诗人强调即使是普通人的生活琐事,也有其值得思考和珍视的地方。
整首诗在抒情中蕴含着对文化的敬畏与对生活的思考,表现出诗人对传统与现代、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通过对古今文化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敬重与对现代生活的思考,探讨了文化传承与个人价值之间的关系。
诗中提到的“东皇”指代:
A. 现代的皇帝
B. 古代的天帝
C. 一位诗人
“多谢斧斤宽法律”中“斧斤”象征:
A. 文采
B. 法律
C. 生活
诗人对前辈的态度是:
A. 自信
B. 谦逊
C. 反感
答案:1-B, 2-B, 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