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观祝少林所藏画三首》

时间: 2025-04-27 03:07:49

诗句

沈牛二可归耕去,百尾言之无乃多。

安得神仙张果老,为君叱起满池阿。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3:07:49

原文展示:

观祝少林所藏画三首 赵蕃 〔宋代〕 沈牛二可归耕去,百尾言之无乃多。 安得神仙张果老,为君叱起满池阿。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这幅画中,沉睡的牛似乎可以归去耕田,百尾鱼儿在水中游动,数量之多,或许有些夸张。我多么希望能有神仙张果老那样的法力,为君呼唤起满池的生机。

注释: 字词注释:

  • 沈牛:指沉睡的牛。
  • 百尾:形容鱼的数量很多。
  • 无乃多:或许有些夸张。
  • 张果老:道教神仙之一,传说中能呼风唤雨。
  • 叱起:呼唤,唤醒。
  • 满池阿:指池塘中的生物。

典故解析:

  • 张果老:道教八仙之一,传说中能骑驴穿越云雾,有呼风唤雨之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多写景抒情,风格清新自然。此诗可能是在观赏祝少林所藏画作时所作,表达了对画中景物的欣赏和对神仙法力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一个闲暇的午后,作者在观赏一幅描绘田园风光的画作时,被画中的宁静景象所吸引,同时对画中的生机盎然感到惊叹,因而产生了对神仙法力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画中景物的描绘,展现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生机。首句“沈牛二可归耕去”,以沉睡的牛暗示田园的宁静与安详。次句“百尾言之无乃多”,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画中鱼儿的繁多,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末句“安得神仙张果老,为君叱起满池阿”,则表达了作者对神仙法力的向往,希望有神仙能唤醒画中的生机,使画面更加生动。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生机的赞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通过“沈牛”这一形象,描绘了田园的宁静与安详。
  • 次句用“百尾”这一夸张的数字,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感。
  • 末句通过“张果老”这一神仙形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生机的向往和对神仙法力的渴望。

修辞手法:

  • 夸张:如“百尾言之无乃多”,用夸张的手法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感。
  • 比喻:如“安得神仙张果老”,将神仙的法力比喻为能唤醒画中生机的力量。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画中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生机的赞美,同时也体现了对神仙法力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沈牛:象征田园的宁静与安详。
  • 百尾:象征画面的生动与繁多。
  • 张果老:象征神仙的法力与神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沈牛”指的是什么? A. 沉睡的牛 B. 沉重的牛 C. 沉没的牛 D. 沉默的牛 答案:A

  2. 诗中的“百尾”用来形容什么? A. 鱼的种类 B. 鱼的数量 C. 鱼的尾巴 D. 鱼的形状 答案:B

  3. 诗中的“张果老”是哪个宗教的神仙? A. 佛教 B. 道教 C. 基督教 D. 伊斯兰教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田园风光,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
  • 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与赵蕃的这首诗相比,都描绘了田园风光,但王维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则更多地表达了对自然景物的欣赏和对生活的热爱。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文学史》:可以了解宋代诗歌的发展背景和特点。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忆旧游 其二 和深中韵 忆旧游 其一 闰八月初六夜,怀人次韵 忆旧游 王子颂广文湖山寻梦图,六谭太守属题 忆旧游 过大佛寺黄梅伯读书处,同六禾 忆旧游 丰台芍药 忆旧游·秋夕津门客馆忆去岁别南中时情事,怅然有作,用清真韵 忆旧游 坏城 忆旧游 寄沈东岑吴中 忆旧游 题叶午生海蒳轩词 忆旧游 舟次吴淞,水天云漠,雪意满林,扣舷度此,旅怀黯然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爻字旁的字 士字旁的字 分文不取 包含韩的成语 珠襦玉匣 措颜无地 革字旁的字 女结尾的成语 草字头的字 遗赈 枯舑 金钱蟒 艸字旁的字 饮水栖衡 夜晚 为言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贵人眼高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