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大江东去 前题》

时间: 2025-05-23 08:01:48

诗句

忧深如病,万千愁、欲说伤心还歇。

是岁三春挨过了,怎使重挨夏月。

将近初秋,归鞭未整,酷日同心热。

啼痕新旧,积来犹胜鹃血。

千里有限关河,无穷荆棘,鱼雁难飞越。

异日相逢须记取,今后再休轻别。

魂梦堪怜,朝朝暮暮,不解辞登涉。

他时归去,定教真个欢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3 08:01:48

原文展示:

忧深如病,万千愁欲说伤心还歇。
是岁三春挨过了,怎使重挨夏月。
将近初秋,归鞭未整,酷日同心热。
啼痕新旧,积来犹胜鹃血。
千里有限关河,无穷荆棘,鱼雁难飞越。
异日相逢须记取,今后再休轻别。
魂梦堪怜,朝朝暮暮,不解辞登涉。
他时归去,定教真个欢悦。

白话文翻译:

忧愁深如病,心中的万千愁苦想要倾诉却又难以言表。今年的春天已经过去,怎能忍受再次度过漫长的夏天。初秋将至,归家的鞭子还未整理,酷热的阳光令人窒息。泪痕交织,新旧交替,积聚的悲伤犹胜于杜鹃的血泪。纵使千里有河关,荆棘丛生,鱼雁也难以飞越。日后相逢时一定要铭记,今后再也不要轻言别离。魂梦令人怜惜,朝朝暮暮,无法辞别。将来归去时,一定要真心欢悦。

注释:

  • 忧深如病:忧愁如同病痛一样深重。
  • 万千愁欲说:千千万万的愁苦想要倾诉。
  • 重挨夏月:再次经历漫长的夏天。
  • 归鞭未整:回家的行李还没有整理好。
  • 啼痕新旧,积来犹胜鹃血:泪痕新旧交替,积聚的悲伤比杜鹃的血泪更为沉重。
  • 千里有限关河:千里之遥,有河流和关隘的阻隔。
  • 无穷荆棘:荆棘丛生,无穷无尽的障碍。
  • 魂梦堪怜:灵魂和梦境令人怜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董如兰(畹仙)是清代著名女诗人,其诗词风格清新细腻,情感真挚,擅长抒情,常以女性的视角表达对生活、爱情和社会的思考。

创作背景:本诗作于清代,反映了作者在经历了春天的离愁别绪后,对炎热夏季的无奈与对未来重聚的期盼,展现了女性在社会变迁中的情感挣扎。

诗歌鉴赏:

《大江东去 前题》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离别的深切感悟和对未来相聚的渴望。诗中开篇以“忧深如病”引入,形象地表达了内心的忧伤与无奈,接着提到春天的流逝与夏天的煎熬,似乎在暗示时间的无情与人事的变迁。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向对未来相逢的希望,强调了对彼此情感的珍视与不舍。

整首诗情感深邃,意象丰富,既有对自然节令的感悟,也有对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诗人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使得读者能够感同身受,体会到那种对于离别的苦痛与对重逢的期盼交织的复杂心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忧深如病,万千愁欲说伤心还歇:开头直接进入主题,忧愁如病,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沉重。
  • 是岁三春挨过了,怎使重挨夏月:时间的流逝使得离愁更加显得漫长,春天的结束让诗人感到无奈。
  • 将近初秋,归鞭未整,酷日同心热:描绘了夏末秋初的季节交替,暗示归家的心情却被现实的炎热所困扰。
  • 啼痕新旧,积来犹胜鹃血:泪痕的交替,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积郁愁苦。
  • 千里有限关河,无穷荆棘,鱼雁难飞越:对障碍的描述,表达了相聚的困难。
  • 异日相逢须记取,今后再休轻别:强调未来相聚的重要性,表达了对离别的不舍。
  • 魂梦堪怜,朝朝暮暮,不解辞登涉:描述了日复一日的思念,无法释怀的心情。
  • 他时归去,定教真个欢悦:展望未来归来的喜悦,希望能够真正开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忧愁比作病痛,生动形象地表达心情。
  • 对仗:如“新旧”“悲伤”“欢悦”,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离愁别恨与重聚的希望展开,表现了对情感的珍惜与忧虑,揭示了人际关系中的复杂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生机与希望,暗示过去美好的时光。
  • :代表煎熬与苦闷,反映情感的纠结与无奈。
  • :承载着希望的重聚,象征转机与改变。
  • 鱼雁:象征远方的亲人,寄托着思念与期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忧深如病”所表达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 A. 喜悦
    • B. 忧愁
    • C. 愤怒
  2. 诗人在诗中提到“千里有限关河,无穷荆棘”是想表达什么?

    • A. 路途遥远,重聚困难
    • B. 自然景色
    • C. 生活的美好
  3. “异日相逢须记取,今后再休轻别”主要强调了什么?

    • A. 离别的痛苦
    • B. 相聚的重要性
    • C. 生活的琐碎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春望》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董如兰的诗更侧重于细腻的情感描写,李白则表现出一种豪放与洒脱。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同样表达了离愁,但更多的是对未来的希望与祝福,而董如兰的作品则偏重于对离别痛苦的细腻刻画。

参考资料:

  • 相关书籍:《清代诗人传》《古典诗词鉴赏》
  • 文章:《董如兰的诗歌艺术研究》《清代女诗人的情感世界》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送洪子崖之归化县 扬州舟中晨起 子公贫病口占乞笑 何茂倩索游吴诗 陶石篑书至 刘侯宴 偶成 乍晴即事 閒居 读书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多事之秋 鹤骨龙筋 首字旁的字 劫石 讨帐 赴东海而死 言字旁的字 包含西的词语有哪些 龝字旁的字 矫情干誉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襟尚 克字旁的字 苹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礼贤接士 牙字旁的字 拼命三郎 不敢苟同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