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7 15:07: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7 15:07:23
毁邓艾庙
作者: 洪咨夔 〔宋代〕
蜀庸无与守,魏吃浪成名。
血已洿砧机,魂犹饕酒牲。
柏溪融雪泻,玉案倚云横。
潴薙莫留迹,山川方气平。
这首诗表达了对历史人物邓艾的毁庙行为的感慨。诗的开头提到蜀汉的庸弱,无法自保,而魏国则因战争而扬名立万。接着提到邓艾的血已经沾染在砧板上,仿佛他的英雄事迹已被血迹淹没,而他的灵魂却犹如在享用丰盛的祭品。诗人描绘了柏溪的雪融化,水流如泻;玉案在云间横卧,象征着高洁的精神。最后一句劝诫不要留下任何痕迹,山川大地恢复了平静。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邓艾是三国时期著名将领,历史上因其出色的军事才能而受到重视。但是随着历史的演变,英雄人物也往往遭到遗忘或贬低,诗中通过毁庙的行为反映出对历史的反思。
作者介绍:
洪咨夔,字子思,号清心,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善于描绘山水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一个对历史人物评价不断变化的时代,诗人借邓艾的庙被毁来表达对历史的尊重与反思。
这首诗从开头到结尾都充满了对历史的沉重思考。通过对邓艾及蜀汉的描绘,诗人将个人情感与历史背景巧妙结合,表达了对英雄的怀念与对历史沧桑的感慨。首句“蜀庸无与守”道出了蜀汉的脆弱,接下来的“魏吃浪成名”则形成鲜明对比,显示出历史的无情与英雄的命运。通过“血已洿砧机”,诗人引发读者对战争与牺牲的深思,情感愈加沉重。自然景象的描写如“柏溪融雪泻”,则为全诗增添了一种宁静与自然的力量,似乎在反思人事的同时,也在提醒人们要珍惜眼前的美好。整首诗以深邃的历史感与自然景象的对比,形成一种对历史的敬畏与无奈,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邓艾的庙被毁的反思,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感慨和对英雄精神的怀念,展现了历史的无情与自然的永恒。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蜀国无力自守,表达了什么情感?
“血已洿砧机”中的“血”象征什么?
诗的主要主题是什么?
答案: 1-B; 2-B; 3-A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洪咨夔与杜甫的诗作都反映了对历史人物的深情怀念,洪诗更侧重于对历史的反思,而杜甫则更强调个人情感与社会责任。两者的风格与主题虽有差异,但都展现了对历史的深刻理解与对英雄精神的珍视。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