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2:12: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2:12:14
泽国故多蚊,乘夜吁可怪。
举扇不能却,燔艾取一快。
不如小忍之,驱逐吾已隘。
宁闻大度士,变色为蜂虿?
在这个多蚊的水乡,夜里总是让人感到困扰。
我举起扇子却无法驱赶它们,只能用艾草焚烧来求得一丝安慰。
不如小心忍耐,驱逐我心中的烦恼。
宁愿听说那些宽广的大度之士,变色如同蜜蜂和虫子?
“变色为蜂虿”提到的“大度士”,可能指的是道家或儒家的高人,他们心胸宽广,能够包容一切,甚至能将自己的情绪转化为蜜蜂或虫子,象征着对外部世界的适应与改变。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词人,其作品多表现对国家、民族和个人命运的关切。其诗风豪放,清新自然,常融入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陆游晚年,可能是因为身处水乡,夜晚蚊虫滋扰,以此表达对生活中小烦恼的无奈与哲思。
本诗通过描绘水乡多蚊的环境,反映出作者内心的烦闷与无奈。开头两句“泽国故多蚊,乘夜吁可怪”直接切入主题,展现了夜晚被蚊虫困扰的情景,令人感同身受。接下来的“举扇不能却,燔艾取一快”则表现了作者对抗烦扰的无力与求安慰的心理,扇子无法驱蚊的无奈,转而用焚艾草来求得短暂的快感,显示出一种被动的应对方式。
而后两句“不如小忍之,驱逐吾已隘”则引发深思,提到小心忍耐的重要性,暗示面对生活中的烦恼,或许更应该采取宽容的态度。“宁闻大度士,变色为蜂虿”则为整首诗画上了一个哲学性的问号,强调了大度之士的从容与适应,指出生活中的种种烦恼与其相比显得微不足道。整首诗以轻松幽默的语气,蕴含着深刻的生活哲理,体现了陆游对生活的智慧与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泽国”是指什么地方?
作者用什么方法来驱赶蚊虫?
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陆游的《熏蚊效宛陵先生体》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在主题上都有对生活的思考,但陆游更多地表达了对小烦恼的无奈与宽容,而白居易则是对离别的感伤与对生命的思索。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却都蕴含深刻的哲理与对生活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