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0:00: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0:00:09
俯首视烟霞。云蔽长安路更赊。
藜杖移时挑细药,幽花。
洞口人家日易斜。不得问丹砂。
席上馀杯对早茶。销得人间无限事,南华。
斗觉霜毛一半加。
低头看着烟霞,云层遮挡了长安的路更显得遥远。
手握藜杖,时不时挑拣一些细药,幽静的花儿盛开。
洞口的人家,日影渐渐倾斜,无法去询问那些珍贵的丹砂。
席上剩下的杯子对着清晨的茶,消磨了人间的无数烦恼,南华。
渐渐感受到寒霜的侵袭,似乎一切都加重了。
董元恺,清代诗人,以其深厚的文学修养和对哲学的思考著称。他的诗风兼具清新与沉郁,常常表现对人生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
本诗创作于作者因病卧床之际,受到庄子哲学的影响,反映了他对生命、疾病和自然的思考。
《南乡子 其十七 病起读庄子》是董元恺在生病期间所作,诗中透出一种病中孤独的情感和对生命哲学的深思。开篇以“俯首视烟霞”展现了一种静谧的自然之美,仿佛在低头沉思,内心的烦恼随着烟霞飘散。接下来,作者将长安的繁华与个人的病痛相对比,令人感受到一种身心的隔绝与无奈。
“藜杖移时挑细药,幽花”,这里不仅仅表现了病中人对药物的依赖,也反映出对隐秘美好的渴望,幽花象征着生活中微小而美好的事物。诗人在洞口人家日易斜的描写中,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不得问丹砂”表明作者对于仙丹和长生不老的无奈追求,反映出一种对现实的放下与接受。此时的他,面对“席上馀杯对早茶”,似乎在以茶代酒,借以消遣世间的烦恼,表达了对生活的豁达。
最后一句“斗觉霜毛一半加”,则让人感受到季节的变化和生命的脆弱,似乎在暗示着人生的悲凉。整首诗以清新淡雅的词句,表达了哲学的沉思与生活的无常,展现了董元恺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风格。
整首诗表达了病中对生命的思考,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无常的接受,展现了庄子哲学的影响。
诗中的“长安”象征什么?
A. 繁华与美好
B. 贫穷与困苦
C. 乡村与田园
D. 仙境与梦幻
“藜杖”在诗中代表了什么?
A. 年轻与朝气
B. 病痛与无奈
C. 财富与荣华
D. 友情与爱情
诗中提到的“幽花”象征着?
A. 病痛的结束
B. 微小的幸福
C. 生命的脆弱
D. 遥远的梦想
答案:1.A,2.B,3.B
这些资料将有助于更深入理解诗歌与其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