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方壶》

时间: 2025-04-27 18:18:55

诗句

阅世觚稜如许,照人冰玉渊然。

个里可藏天地,尘中自有神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18:55

原文展示:

方壶
作者: 廖行之 〔宋代〕

阅世觚稜如许,
照人冰玉渊然。
个里可藏天地,
尘中自有神仙。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酒器(方壶)的形状和内涵,意指酒器的外表虽然看似平常,但却能映照出世间的真实和美好。它的内部可以容纳天地,象征着其中的深邃与丰富,尘世中也藏有神仙的境界,暗示着生活中潜藏的高雅与超凡。

注释:

  • 觚稜:觚是一种古代酒器,稜指其形状,强调器物的独特造型。
  • 冰玉:用来形容酒器的光泽,冰清玉洁,象征着清澈的酒液。
  • 可藏天地:指酒器的容积大,能包容一切,象征着其内在的丰富和深邃。
  • 尘中自有神仙:暗指在平凡的世界中,也藏有不凡的境界和存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廖行之,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与人文,充满哲理和感悟,反映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文化繁荣、文人雅士追求个性与内涵的时期。诗中通过酒器的描写,反映出作者对生活的思考和对美的追求。

诗歌鉴赏:

《方壶》以简洁的语言和富有哲理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日常器物深刻的理解。开篇“阅世觚稜如许”,直接引入主旨,表达了诗人对世俗事物的观察与思考。紧接着“照人冰玉渊然”,不仅描绘了酒器的外观,更通过“冰玉”这一意象,暗示了内在的清澈和纯粹。

“个里可藏天地”,这一句以夸张的手法,强调了酒器的宽广与包容,象征着其中的无限可能。而最后一句“尘中自有神仙”,则以一种淡然的态度,揭示了在平常的生活中也能发现不平凡的美好,启发人们在日常中寻求精神的寄托。

整首诗在清淡中蕴含着深厚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寻常之中见不平常,平淡之中悟真理。这种深入骨髓的哲学思考,恰恰是宋代文人的风范所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阅世觚稜如许:诗人以“阅世”开头,表明经过观察和体验后,感慨酒器的外形。
  2. 照人冰玉渊然:通过“照人”强调酒器的映照效果,展现其清澈的特性。
  3. 个里可藏天地:强调酒器的广阔内涵,象征着无限的可能性。
  4. 尘中自有神仙:引导读者思考在平凡中发现美和超凡的存在。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酒器比作天地,强调其深邃。
  • 夸张:通过“可藏天地”来突出酒器的容积与丰富性。
  • 对仗:上下联对称,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通过一个平常的酒器,表达对生活深层次的理解,强调在寻常事物中也能找到超凡的存在和内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觚稜:象征着器物的外在形式。
  • 冰玉:象征着清澈和美好。
  • 天地:代表着广阔的内涵和无限的可能。
  • 神仙:象征着高尚和超凡的境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方壶》是由哪位诗人创作的?

    • A. 李白
    • B. 杜甫
    • C. 廖行之
    • D. 白居易
  2. “个里可藏天地”是用来形容什么?

    • A. 酒器的外观
    • B. 酒器的容量
    • C. 酒的味道
    • D. 酒的颜色
  3. 诗中提到的“神仙”主要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高尚与超凡
    • C. 权力
    • D. 美丽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月下独酌》:李白
  • 《饮酒》:陶渊明

诗词对比

  • 《月下独酌》中的孤独与自我反思,与《方壶》中对生活的哲理思考形成对比。
  • 《饮酒》强调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反映出不同的生活态度和境界。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传》
  • 《中国古代诗歌概论》
  • 《诗词鉴赏与解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献衷心 虞美人·深闺春色劳思想 杨柳枝·秋夜香闺思寂寥 沙头雨(寓点绛唇) 南浦月(寓点绛唇赋潇湘渔父) 碧云深(寓忆秦娥) 如此江山(寓齐天乐) 淮甸春(寓念奴娇丙申岁游高沙,访淮海事迹) 倚秋千(寓好事近) 忆萝月(寓清平乐客盱江,秋夜鼓琴,思故山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嫶冥 绿酒红灯 一身二任 画野分疆 蝶意莺情 同力鸟 润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一指蔽目,不见泰山 革字旁的字 梨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辰字旁的字 癶字旁的字 隹字旁的字 梅家鸡 抓乖卖俏 路结尾的成语 一紫盖十红 秃宝盖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