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早秋月夜》

时间: 2025-07-27 21:26:44

诗句

身闲伴月夜深行,风触衣裳四体轻。

为见近来天气好,几篇诗兴入秋成。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21:26:44

原文展示:

早秋月夜
身闲伴月夜深行,
风触衣裳四体轻。
为见近来天气好,
几篇诗兴入秋成。

白话文翻译:

在这宁静的月夜,我悠闲地走在深邃的夜色中,
微风轻拂,衣衫随风而动,感觉轻盈舒适。
因为看到最近的天气很好,
我写了几首诗,灵感在秋天的夜晚悄然成形。

注释:

  • 身闲:身体轻松、悠闲的状态。
  • 伴月夜:与月光相伴的夜晚。
  • 四体轻:四肢轻盈,形容轻松自在的感觉。
  • 为见:因为看到。
  • 几篇诗兴:写了几首诗的兴致。
  • 入秋成:在秋天的氛围中完成的诗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雍陶,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简练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初秋时节,正值天气转凉、月明夜静的时分,诗人借月夜的美景,表达了内心的闲适和对创作的热情。

诗歌鉴赏:

《早秋月夜》以轻松的笔调描绘了一个静谧的秋夜,展现了诗人在自然中感受到的宁静与灵感。诗的开头,诗人“身闲伴月夜深行”,描绘出一种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悠然自得。在这个深邃的夜晚,月光洒在身上,伴随着轻柔的微风,令人倍感舒适。风轻轻拂动衣裳,使得四肢都感到轻盈,增强了这份宁静的美感。

接下来的两句,诗人因天气好而生发的诗兴显得尤为自然。秋天的气候转凉,带来了新的灵感,“几篇诗兴入秋成”,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季节变化的敏感,也表达了他在这种环境中创作的快乐。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传达了诗人在深秋夜晚的愉悦心情和创作灵感的迸发,体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的热爱。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身闲伴月夜深行”:在深夜中,诗人感到身心轻松,和明月作伴。
    2. “风触衣裳四体轻”:微风拂动衣服,使得身体感觉轻松自如。
    3. “为见近来天气好”:因为最近的天气格外好,给诗人带来愉悦。
    4. “几篇诗兴入秋成”: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的创作灵感自然产生,写下了几首诗。
  • 修辞手法

    • 拟人:风拂动衣裳,赋予风以人的行为,使场景更加生动。
    • 对仗:如“身闲”与“深行”,展现了诗歌的音韵美。
  • 主题思想:本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展现了自然之美与创作灵感的交融,体现了唐代诗人的洒脱与情怀。

意象分析:

  • 月夜:象征宁静、思考和灵感的来源。
  • 微风:代表轻松、自由的状态,增强了诗的愉悦感。
  • 秋天:象征成熟、收获,也暗示着诗人对生活哲理的深刻理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该诗的主要意象是什么?
    A. 春天
    B. 月夜
    C. 冬雪

  2. 诗人通过什么来表达他的创作灵感?
    A. 读书
    B. 自然环境
    C. 社交

  3. “风触衣裳四体轻”中的“轻”字主要表现了什么?
    A. 难受
    B. 舒适
    C. 沉重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 雍陶的《早秋月夜》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描绘了秋夜的宁静,但雍陶更侧重于自我情感的表达,而王维则通过山水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的崇敬与思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唐代诗人传记》

相关查询

不俗轩耐闲轩颂 今岁官茶极妙而难为赏音者戏作两诗用前韵 次韵廖明略同吴明府白云亭宴集 次韵寅庵四首 次韵公定世弼登北都东楼四首 其四 乞猫 几道复觅槟榔 次韵张秘校喜雪三首 阮郎归 再次韵四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寸草不留 鸡心领 钓名拾紫 爪字旁的字 言字旁的字 瞠乎其后 文阶 包含理的词语有哪些 调频 谇帚德锄 麻线 山字旁的字 艮字旁的字 南州冠冕 乡邑 子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