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6:02: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6:02:50
原文展示:
灞岸春波远,秦川暮雨微。凭高正愁绝,烟树更斜晖。
白话文翻译:
灞河岸边,春水波澜远去,秦川之上,傍晚的雨丝细细。站在高处,心中愁绪无比深重,烟雾缭绕的树木,斜阳余晖更加凄凉。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寇准(961年-1023年),字平仲,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曾任宰相。他的诗歌多表现政治抱负和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语言简练。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站在长安高处,远望灞河和秦川的景象,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时局的忧虑。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春日傍晚的长安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刻画,传达了作者深沉的忧愁情感。首句“灞岸春波远”,以春波的远去象征时光的流逝和离别的哀愁。次句“秦川暮雨微”,用暮雨的细腻描绘出秦川的宁静与凄凉。后两句“凭高正愁绝,烟树更斜晖”,则通过高处的视角和斜阳的余晖,加深了愁绪的氛围,使读者能感受到作者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长安春日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时局的忧虑,展现了作者深沉的忧国忧民之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灞岸”指的是什么地方? A. 灞河岸边 B. 秦川 C. 长安城 D. 洛阳
诗中的“春波远”象征什么? A. 离别 B. 欢乐 C. 平静 D. 战争
诗中的“暮雨微”描绘了什么景象? A. 雨后的清新 B. 雨中的宁静 C. 雨前的紧张 D. 雨后的凄凉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