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09: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09:20
峭壁一千尺,兰花在空碧。
下有采樵人,伸手折不得。
这是一座高耸入云的峭壁,兰花在天空的碧蓝之中盛开。下面有个砍柴的人,伸手想去折兰花,却怎么也够不着。
这首诗并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兰花”在中国文化中常象征着高洁的品德,诗中通过描写兰花的高洁与采樵人之间的距离,隐喻了人们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无奈。
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清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和画家。他的诗歌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常常反映自然景象与人情世态。
《峭壁兰》创作于郑燮生活的清代,那个时期社会动荡,诗人常以自然景色寄托个人情怀。此诗通过对峭壁和兰花的描绘,反映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面对现实的无奈。
《峭壁兰》是一首短小精悍的诗,尽管篇幅不长,却深切地表达了诗人对美的向往与现实的无奈。开头两句“峭壁一千尺,兰花在空碧”,通过夸张的手法描绘出峭壁的高耸与兰花的美丽,带给人一种震撼的视觉感受。特别是“空碧”一词,更是让人联想到那种清新、纯净的自然境界,营造出一种宁静而高远的意境。
而后两句则转向现实,描绘了一个采樵人,他虽有心想要折取兰花,却因距离太远而无法实现。这一对比,不仅彰显了自然美与人类生活之间的距离,也暗示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令人感受到一种深沉的无奈与遗憾。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将自然之美与人之所欲相结合,展现了人们在追求美好事物时常常遭遇的种种障碍,深刻而富有哲理。
整首诗通过对峭壁、兰花与采樵人的描绘,反映了人们在追求理想与美好时,常常面临现实的阻碍,表现出一种无奈而又深刻的哲理思考。
诗中“峭壁”指什么?
诗中“兰花”象征什么?
采樵人为什么无法折到兰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