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朝中措(腊日·三之三)》

时间: 2025-04-26 03:44:02

诗句

休惊初腊冻全消。

旬日是春朝。

梅吐芳心半笑,柳含青眼相撩。

风光如许,那知太守,老去无聊。

乘兴方思把笺,归心已逐轻桡。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44:02

原文展示:

朝中措(腊日·三之三)
作者: 张纲 〔宋代〕

休惊初腊冻全消。
旬日是春朝。
梅吐芳心半笑,
柳含青眼相撩。
风光如许,那知太守,
老去无聊。
乘兴方思把笺,
归心已逐轻桡。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腊日时节对于春天即将来临的期待和个人情感的抒发。诗中说,不必惊慌,初冬的寒冷已经全部消散,十天后的日子就如春天般温暖。梅花微微吐出花蕾,似乎在半笑着欢迎春天,柳树的嫩芽也在调皮地向人招手。如此美好的风光,谁能知道那位太守,已经老去而感到无聊?兴致正好,便想写封信,但归心似箭,已经随着小船的轻桨而去。


注释:

  • 腊日:指农历腊月的某一天,通常是在冬季。
  • 旬日:十天,表示时间的流逝。
  • 梅吐芳心半笑:梅花在春天来临时,绽放出花瓣,似乎在微笑。
  • 柳含青眼相撩:柳树的新芽含苞待放,像是在用青眼招惹人心。
  • 太守:指地方官员,这里用作隐喻,表达对老去和孤独的无奈。
  • 乘兴:兴致勃勃,心情愉快。
  • 把笺:写信,表达情感。
  • 归心已逐轻桡:归心似箭,形容急切的想回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纲,字子华,宋代诗人,生活在北宋时期。其作品多以咏物抒怀为主,风格清新自然,兼具哲理。张纲的诗中常融入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个人情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腊月,正值冬末春初之际,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对春天的向往和对生活的思考,反映了他内心的孤独与无奈。腊日的特定时节,使得诗中更增添了时令的感伤与期待。


诗歌鉴赏:

《朝中措(腊日·三之三)》以轻快的笔调描绘了冬去春来的景象,表现了作者对春天的向往和对生活的感悟。诗的开头“休惊初腊冻全消”,便带有一种轻松的语气,似乎在告诉读者,冬天的寒冷即将结束,春天的气息已悄然降临。梅花和柳树的描写,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梅花的芳香与柳树的新绿,给人一种温暖和希望的感觉。

接下来的“那知太守,老去无聊”则转折了诗的情感,将个人的无奈与孤独引入。太守的老去与无聊,似乎在反映诗人对自己境遇的感慨,诗人在欣赏自然之美的同时,也意识到岁月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最后的“乘兴方思把笺,归心已逐轻桡”,则显示出诗人对归家的渴望与思念。这里的“轻桡”不仅是指小船的桨,更象征着轻松的心情与归家的急切。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逝去时光的惋惜,形成了一种深邃而又清新的情感基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休惊初腊冻全消:不必惊慌,初冬的寒冷已经完全消除。
  2. 旬日是春朝:十天后便是春天的日子了。
  3. 梅吐芳心半笑:梅花含苞待放,似乎在微笑。
  4. 柳含青眼相撩:柳树的新芽招摇,似在调皮。
  5. 风光如许,那知太守:如此美好的风光,谁知太守。
  6. 老去无聊:已然老去,感到无聊。
  7. 乘兴方思把笺:兴致勃勃地想写信。
  8. 归心已逐轻桡:归心似箭,已随着小船的轻桨而去。

修辞手法

  • 拟人:梅花和柳树被赋予了人的情感,增强了自然的生动性。
  • 对仗:诗中“梅吐芳心”与“柳含青眼”形成对仗,增强了节奏感。
  • 比喻:将归心比作“轻桡”,形象地表达了急切的心情。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向往、对生命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归家的渴望,情感真挚而细腻,展现了一个富有生活气息的内心世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坚韧与希望,预示着春天的到来。
  • :象征着柔情与温柔,代表着春天的生机。
  • 太守:象征着岁月与无奈,反映作者内心的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旬日是春朝”,这个“旬”指的是: A. 一天
    B. 十天
    C. 一周
    D. 一个月

  2. “梅吐芳心半笑”中的“半笑”主要表现了什么情感? A. 悲伤
    B. 高兴
    C. 疲惫
    D. 无聊

  3. 诗中的“太守”所代表的含义是: A. 年轻
    B. 老去无聊
    C. 兴致勃勃
    D. 春天的到来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 孟浩然
  • 《夜泊牛渚怀古》 - 李白

诗词对比: 与张纲的《朝中措》相比,孟浩然的《春晓》同样表现了对春天的赞美和对自然的描写,但更侧重于晨曦带来的清新感和生机。

解读: 《春晓》中“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展现了春天的宁静与美好,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陶醉,与张纲对春天的期待和个人情感的反思形成对比,反映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文学史》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朝中措(腊日·三之三)》这首诗的情感与意境。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成语: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春晴出行 春晴 春晴二首 春晴郊行 其二 春晴郊行 其一 春晴出游永宁寺同顾东桥陈石亭罗印冈三公作 春晴 春晴书见 春晴一首 春晴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影身草 肫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啾的词语有哪些 廾字旁的字 蠲焌 革奸铲暴 麥字旁的字 官怠于宦成 颓挫 春山八字 贞晖 泽及枯骨 己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風字旁的字 革字旁的字 棘薪 龙头锯角 車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