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15: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15:22
科名往往在名门,三十年中见祖孙。
鹤和满庭方继响,凤雏新翼已高鶱。
逢时文字偏能老,弱冠年华好受恩。
会见五云生日下,太平天子正临轩。
科举的名声常常出自于名门望族,三十年来看,已经见证了祖辈和孙辈的传承。
庭中鹤鸣声声相继,凤雏的新翅膀已经高飞。
遇上这个好时代,文字的风气也偏向成熟,年轻时便能受到恩惠。
在五云生日的良辰美景下,太平的皇帝正坐在高处接见来访者。
陈恭尹(约1560年-约1620年),字子杰,号澄庵,明代诗人,生于福建,曾任职于官府,精于诗文,风格清丽。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风貌,秉持“清新自然”的创作理念。
《送湛仲宜北上》是陈恭尹为朋友湛仲宜北上任职而作,表达了对朋友的祝福和对时代的感慨。在明代,科举制度是获取官职的重要途径,诗中反映出对人才的期望与对时代的赞美。
这首诗以送别的形式,蕴含了深厚的情感和对时代的反思。首句“科名往往在名门”揭示了科举制度中的家族背景对个人成就的影响,暗示了社会的不平等。接着“鹤和满庭方继响,凤雏新翼已高鶱”则用生动的意象表现了年轻才俊的蓬勃向上,寓意着希望和未来,传达出一种欣欣向荣的气息。
在第三句中,诗人提到“逢时文字偏能老”,展现了时代的风气使得年轻人更容易获得成功,反映出对社会环境的认可。最后一句“会见五云生日下,太平天子正临轩”则描绘了一个良好的历史时刻,寓意国家安定,人才辈出,表现出诗人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整首诗在形式上工整,对仗工整,音韵和谐,体现了诗人的文采与内心的期盼。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诗人在欢送友人的同时,也表达了对时代变迁的感慨,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整首诗表达了对朋友的祝福,反映了人才在时代中的重要性,以及对社会风气的赞美。诗人通过对古代科举制度的反思,传达了对未来美好的期待。
选择题:下列哪个意象在诗中被用来象征年轻人才?
A. 鹤
B. 凤雏
C. 云
D. 天子
填空题:诗中提到“弱冠年华好受____”,填入合适的词语。
判断题:诗中提到,科举的成功与家庭背景无关。 (对/错)
李白《送友人》与陈恭尹《送湛仲宜北上》:两首诗都以送别为主题,但李白的诗更多地强调个人情感,而陈恭尹的诗则更注重对时代和才俊的赞美,表现出一种对未来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