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48: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48:40
小重山
作者: 黄铸 〔宋代〕
凉入秋檐雨意长。
竹深啼络纬,响虚堂。
一枝灯影耿昏黄。
疏帘外,风度木樨香。
心事易成伤。
燕支坡下路,语如簧。
定仙螺子玉钗梁。
鸳屏梦,应到旧韦郎。
秋凉的雨声从屋檐落下,似乎在诉说着绵长的思念。
竹林深处,虫鸣声不断,传到空荡荡的厅堂。
微弱的灯光映照在一枝上,显得昏黄而孤寂。
窗帘外,微风拂过,飘来阵阵木樨的香气。
心中的忧伤容易滋生。
在燕支坡下的小路上,谈笑声如同乐器般动听。
那定仙螺子与玉钗的饰物,仿佛还留存着旧时的记忆。
梦中鸳鸯屏风的景象,想必能再见到昔日的韦郎。
黄铸,字景仁,号四明,南宋时期的词人,生于浙江,曾任职于朝廷。其词风清丽,善于描写细腻的情感。他的诗词受到了当时社会动荡和个人遭遇的影响,情感深刻而真挚。
《小重山》创作于黄铸生活的动荡年代,诗人常常身处离愁别绪之中,因而作品中流露出浓厚的思念与忧伤之情。此词描写了秋天的景象,表达了对往昔恋情的怀念与忧虑。
《小重山》是一首充满秋意的词作,黄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秋日的夜晚,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又美丽的氛围。全词从开头的“凉入秋檐雨意长”开始,便带出了深秋的清冷与绵长的思念。通过竹林的虫鸣、灯下的孤影,诗人展现了内心的孤寂与惆怅。再者,窗外的桂花香气,虽美,却也引发了心中的忧伤,令人感受到情感的复杂。
在“燕支坡下路,语如簧”中,诗人提到了曾经的欢声笑语,暗示了对过往的怀念。最后一联“鸳屏梦,应到旧韦郎”则用梦境的意象表达了对旧情的渴望与期待,仿佛在诉说着一种无奈的等待。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离别和思念的主题,给人以深思与感动。诗人在对自然景象的描写中,巧妙地融入了个人的情感,使得作品具有更深的内涵。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怀念与内心的孤独。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情感的交织,展现了对往昔的思恋与对未来的期待,深刻体现了人类情感的复杂性。
小重山的作者是?
A) 李白
B) 黄铸
C) 苏轼
诗中提到的“络纬”指的是?
A) 一种花
B) 一种虫
C) 一种鸟
诗的主要情感基调是?
A) 喜悦
B) 忧伤
C) 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