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52: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52:37
次冯申之游灵泉韵 王灼 〔宋代〕
名山起高兴,不惜马首东。 沙边一着眼,翠光已浮空。 踏遍桑柘村,所向渐不同。 溪细山疑合,谷转路始穷。 莹净白玉界,芬馥青莲宫。 元知境过清,乘春乃昭融。 尚馀半残花,伴我酒颊红。 拂石爱少藓,披林怯多风。 安得身无事,来时禅寂翁。 虑沉灯影外,慧发鸟声中。 庶遂老岩壑,此行太匆匆。
我因名山而兴起高昂的兴致,不吝啬向东驰骋。 在沙滩边一眼望去,翠绿的光芒已经浮现在空中。 踏遍了桑柘树丛的村庄,所见之处渐渐不同。 溪流细小,山峦似乎要合拢,山谷转弯处道路开始变得狭窄。 明亮洁净如白玉的境界,芬芳馥郁如青莲的宫殿。 原本就知道这地方过于清幽,乘着春天才显得更加明媚。 还剩下一些残花,陪伴着我饮酒时脸颊的红晕。 轻拂石头喜爱那少量的苔藓,穿过树林害怕那多变的风。 如何才能做到身心无事,像那位禅修的老者一样来到这里。 思虑沉静在灯影之外,智慧在鸟鸣声中迸发。 希望能在这古老的岩壑中安度晚年,这次行程太过匆忙。
作者介绍: 王灼,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感受到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禅修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王灼在游历灵泉时所作,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灵泉时的所见所感。诗中,“名山起高兴,不惜马首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探索的决心。“沙边一着眼,翠光已浮空”等句,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了山色的美丽。诗人在游历中感受到自然的宁静与美好,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如“安得身无事,来时禅寂翁”。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自然美景,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人希望能在宁静的环境中安度晚年,体现了对简朴生活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翠光已浮空”形容的是什么? A. 天空的颜色 B. 山色的美丽 C. 水的颜色 D. 花的颜色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什么的向往? A. 繁华的城市生活 B. 宁静的自然生活 C. 热闹的市集 D. 忙碌的工作
“莹净白玉界”和“芬馥青莲宫”分别比喻了什么? A. 环境的明亮洁净和芬芳馥郁 B. 天空的明亮和花朵的芬芳 C. 水的清澈和风的芬芳 D. 山的明亮和树的芬芳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