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2:38: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2:38:51
霁色澄千里,潮声带两州。
天晴后,天空湛蓝,视野延绵千里;海潮的声音传遍了两个州。
仲殊,字景初,号惭愧,南宋时期的诗人,出生于福建,后游历于各地。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展现出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和对人生的哲理思考。
这首诗创作于仲殊游览海边时,正值雨后初晴,海潮声声入耳。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对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内心的宁静。
《句其二》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个雨后晴空和海潮景象的画面。首句“霁色澄千里”,不仅展示了晴朗的天空和远广的视野,也传达出一种心灵的开阔与清澈。这里的“霁色”引导读者进入一个干净、清新的环境,仿佛能感受到空气中的湿润与清新。而“潮声带两州”则引入了海洋的声音,强调了自然的广阔和无垠,潮声不仅是自然的声音,更像是一种悠远的回响,令人心神向往。
整首诗给人以宁静而开阔的感受,仿佛在描绘一种理想的境界。在这个境界中,诗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力量与美丽,也反映出他对于生活的思考与感悟。此诗虽短,却在简约中蕴含了深厚的情感与哲理,使人能在欣赏自然风光的同时,引发共鸣。
诗歌的主题在于描绘雨后自然的美景,以及由此引发的心灵感悟。它展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诗人对于生命的思索与感悟。
“霁色”指的是什么?
A. 雨后晴空
B. 晴天的阳光
C. 阴天的景象
诗中提到的“潮声”是指什么?
A. 风声
B. 海浪的声音
C. 雨滴的声音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人生的感叹
B. 描绘自然的美景
C. 表达对亲友的思念